-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doc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K单元 诗词鉴赏
K单元 诗词鉴赏
【语文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期中)(201412)】K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11分)裴迪南门秋夜对月[注]
钱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裴迪:钱起、王维的友人,几人多有诗作唱和。谢公,宋谢灵运,一说为齐谢朓,诗中以“谢公楼”比喻裴迪住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这两首诗均以“月”为题,共同描绘了月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事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静谧、寒凉[评分标准:本题3分,答对1处只给1分。] 解析: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要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人所描写的画面,要突出主要意象,如“夜色”“酒”“月亮”“冷露”“秋思”等;二是要根据景物的特色、色调等,概括出画面的特色。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根据题干要求鉴赏“月夜”的特点,“两首诗”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要立足全诗;其次答题时要抓住诗句加以分析,由于是填空题,隐含答案必须简明、准确。
9.清人沈德潜对钱诗中“萤远”一句的评价为:“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其流矣。此最工于体物。”(《唐诗别裁集》卷十一)“工于体物”,指在写物方面很见功力。试分析钱诗中“萤远”一句在“体物”方面的精妙之处。并指出王诗中最“工于体物”的是哪一句,试作简要分析。(7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①“萤远入烟流”描写了月下萤虫远飞,光亮流逝在清冷的月光和弥散的烟雾中,诗人不仅观察细腻,且表现出一种惆然自失的淡淡愁绪。通过“萤火”流露“寒意”,在写物方面确实很见功力。②冷露无声湿桂花 。“桂花”可看作实指(中庭桂树)也可视为虚拟(月中桂树),秋露从天而降,沟通天地,将桂花沁湿,使人在十五的月圆之夜感到冷清,诗人由“露湿桂花”引发“秋思”,在写物方面亦表现出相当的功力。[评分标准:本题7分,钱诗赏析3分,王诗赏析4分。赋分着眼点在“由物体情”上。对王诗的赏析,“摘句”给2分,分析给2分。] 解析:注意答案从景情两个角度去分析。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萤远入烟流”描写了月下萤虫远飞,光亮流逝在清冷的月光和弥散的烟雾中,诗人不仅观察细腻,且表现出一种惆然自失的淡淡愁绪。通过“萤火”流露“寒意”,在写物方面确实很见功力。要理解什么是“工于体物”,工,精,精巧,(引申义)善于、擅长。体物,描述事物;摹状事物。不难找出“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再简单分析即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风格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首先审题干——明确鉴赏方向是钱诗中“萤远”一句在“体物”方面的精妙之处,抓住“体物”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②审词句——找出关键点,如“萤火”流露“寒意”,联想意象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冷露”,抓住“冷”字分析;“露湿桂花”,自然引发“秋思”。
【语文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word版】K0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原创)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晶莹(润泽、亮泽等)(静态特点,从“真珠”“水银窝”等喻体特点得出),1点1分。(灵动(跳跃等)(动态特点,从“散聚”“聚”“跳”等词得出)(【答案和解析】答案:答案:(1)
解析:解答这类题,需要抓住关键词,结合意境,进行概括。
【思路点拨】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因什么而“感伤”。
(2)(原创)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虚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5-2011高考语文字形题汇总.doc
- 2009-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知识点分类列表.doc
- 2009-2015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知识点分类列表.doc
- 2011年广西贵港语文中考试题.doc
- 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3-2014学年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八下期末考试语文仿真试卷.doc
- 2013~2014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doc
- 2013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
-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省语文科试题试卷(Ⅱ卷)分析.doc
- 2013~2014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语文试卷word答案.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 J单元 文言文2.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 Q单元作文.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 M单元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D单元 词语、熟语..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E单元 病句.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K单元 诗词鉴赏.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N单元文学类文本——散文.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O单元实用类文本.doc
- 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H单元 修辞.doc
-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