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老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今天已经是九十七岁高龄。撇开季羡林先生的崇高的社会和学术成就、名誉、地位不说,就单论年龄,他也已经是燕园一老了。大家称呼他,更多的是“季老” 。 先到朱光潜先生家,朱先生已经去世,只有朱夫人在,季先生身板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 再到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只有冯先生的女儿宗璞和女婿蔡仲德先生在家,季先生身板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 其时正好两卷本《陈岱孙文集》出版,陈先生去内室取出书,题签,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把书送给季先生。季先生也是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接过,连声说“谢谢,谢谢”。 冬天柔和的阳光,照着两位先生的白发——这几幕场景过了十七年了,却一直鲜明地印在记忆里。 北大有司机班。北大的司机都愿意为季先生服务。为什么呢?季先生每次都会为他们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当时还比较少见的国外带回来的香烟。有几位司机告诉说,他们接送的大人物,几乎都是不怎么和他们说话的,到了家也是自顾自的走了,只有季先生下了车道谢不说,还要站在门口目送车子驶远。 季老幼时,出生在鲁西北的一个贫困的村庄,家徒四壁,属于贫中之贫。祖父母早亡,留下他的父亲等三个兄弟,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最小的一个叔叔送人了,留下九叔和父亲,开始靠着捡他人枣树园里打落剩下的干瘪枣来添肚。。 季先生自己生活的简朴,在北大是人所皆知。但是,他的慷慨知道的人就并不很多。季先生往自己的家乡小学寄钱寄书那是常有的事情。就连在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了的保姆,倘若喜欢读书,季先生都会给予支持。记得一张汇款单子上季先生的留言:“这些钱助你读书,都是爬格子所得,都是干净的。” 前几年,北大接受了一笔最大的捐赠,就是来自于季羡林先生的。这笔捐赠有多大呢?仅仅是古字画就以百计!季先生在文革前省吃俭用的钱,几乎都用于此。他收藏的最底线是齐白石,这些收藏当中甚至有苏东坡的《御书颂》。光这些,价值就很难计算了。 可是,季先生捐出的不仅是字画,还有古砚、印章、善本,还有自己毕生积蓄的稿费。总之,季先生把一切都捐赠出来了。而且,季先生还不停地把近年来的稿费捐赠出来。 季老平时衣着朴素,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 季先生是已经有了曾孙的,他的后代都过着很普通的生活。 这是什么样的胸怀?! 北大校园里,学生不少是骑车如飞的,前面倘若有人挡道,那一般都是大按其铃,催促不已的。然而,我却太多次地看到,只要学生知道前面慢慢地走着,挡住了他们的道路的是季先生,他们都会跳下车来,安静地在后面推车而行,不少时候,季先生茫然不知自己身后排起了一条长龙。 季老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老说:“爱国、尊师、孝亲、重友,年轻人只要能做到这八个字,就算是一个好人了。” 季老说:“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 * 季羡林(1911-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90年的1月31日,季老到燕南园向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三老贺年。路上结着薄冰,天气是非常的寒冷,当时也已经是八十高龄的季先生一路上都以平静而深情的语调,赞说着三位老先生的治学和为人。 最后到陈岱孙先生家,陈先生倒是在家的,看到季先生来访,颇为惊喜。季先生依然是身板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 季先生穿着极其的朴素,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不止一次,季先生会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季先生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他们看守行李,有时候会一看两小时。自然,这些学生两三天以后就会在北大的迎新会上,看见季羡林校长坐在主席台上。 2003年、 2005年, 温家宝总理两次看望季羡林老先生。 并祝季老生日快乐(8月6日)。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季先生推开家门,发现门前白皑皑的雪地上,划满了来自北大好几个系所的学生的问候和贺年之词,季先生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这在北大竟然形成了一种新的传统。 大学时,季老设想着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把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用自己的工作劳动来养活一生受苦受难的老母亲。 在季老回到家之前,母亲便已撒手人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