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花生栽培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花生栽培技术

目 录 轮作改土、整地和施基肥 花生播种与全苗技术 花生的合理密植和播种方式 花生田间管理 花生适时收获和贮藏 耕作层深厚,排水性好; 有机质丰富,富有钙质; 疏松易碎的砂壤土。 轮作:由于花生连作后根系分泌有机物质的积累,花生生长不良,易发生枯萎病等,并且连作后易发生缺P、K肥,所以花生是忌连作作物,要进行轮作换茬才能获得高产。 轮作方式: 水旱轮作:以二旱一湿最好,水稻--甘薯--花生。 旱地轮作:最好和甘薯、芝麻等轮作。 改土:在客观上有的地方花生也需要连作,所以应注意改良土壤,采用客土的办法解决,有压泥(最好是海泥可减少枯萎病),压沙,增施P、K肥。 深耕早耕:主要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作畦 春花生宜作弧形畦, 水田花生宜高畦, 秋花生和丘陵旱地以及沙质土则宜宽畦。 做畦、做垄 施基肥:一般以厩肥、堆肥、饼肥、火烧土等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性氮、磷、钾等。用量一般占施肥总量的70-80%。 土壤偏酸时还应增施一定数量的石灰。 微量元素缺乏也应适当补充。 施用方法有,撒施、分层施、条施、穴施。 二、花生播种与全苗技术 适期播种 采用秋植留种 带壳晒种,适时剥壳 精选种子 浸种催芽,种子肥育 土壤消毒,根瘤菌和药剂拌种 提高播种质量 查苗补苗 晒种: 晒种提高种子温度,提高水解酶活性和呼吸作用,有利种子内物质的转化,从而促进种子萌发出苗; 晒种使种子更加干燥,增强种皮透性,提高种子的渗透压,增强吸水力。 晒种还有杀死病菌,减少病害的作用。 适时剥壳: 一般在播种前一二天剥壳,即剥即播。剥壳愈早,出苗率愈低。 在建立留种田基础上进行“四选”:片选、株选、荚(果)选、粒选。 粒选时选择充实、饱满、颜色鲜艳,发芽力强的种子。 浸种催芽:催芽的方法有温室催芽、土坑催芽、砂床催芽、竹箩催芽等,其要点是花生种子充分吸水,保持湿润。 土壤消毒 整地时用100g/亩的托布津或150g/亩的井岗霉素加水50公斤喷洒地面,杀死土壤病菌。 地下害虫多的,在整地时用1.5-2.0kg /亩1605混合粉撒施。   (1)甲醛(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50毫升甲醛,加水6—12升,或每0.1平方米用40%甲醛40毫升,加水1—3公斤。播前10—12天用喷雾器喷洒在播种地上,再用薄膜严密覆盖,勿使通风,播前一周揭开,使药液挥发。对砂石类基质可直接用50—100倍甲醛液浸泡2—4小时,排除药液后再用清水冲洗2—3遍。  (2)多菌灵。每立方米培养土施50%多菌灵粉40克,拌匀后用薄膜覆盖2—3天,揭膜后待药味挥发掉即可。  (3)代森锌。每立方米培养土施65%代森锌粉60克,拌匀后用薄膜覆盖2—3天,再揭去薄膜,待药味挥发掉使用。  (4)黑矾(硫酸亚铁)。雨天用细于土加入2%—3%的黑矾制成药土,按每平方米100—200克撒入土中。或配成2%—3%的溶液,每平方米用9升。  (5)百菌清。每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1克熏棚5小时。  (6)辛硫磷。苗圃土壤地下害虫严重时,可亩用50%辛硫磷100克,加饵料10公斤制成毒饵,撒在苗床上诱杀。  (7)敌百虫。苗圃土壤地下害虫严重时,可用90%敌百虫晶体500克,加饵料50公斤制成毒饵,撤在苗床上诱杀。 花生根瘤菌剂拌种:可增加花生植株的固氮量,每亩可固定氮素6-16公斤左右。一般播种前每亩用1-2两左右花根瘤菌剂和少量清水调种,与种子拌匀即可。拌时不要伤种皮,随拌随播。 药剂拌种:如6%的六六粉拌种。 播种深度一般以1-1.5寸左右为宜。旱地深播,水田浅播。最浅不宜少于1寸,最深不宜超过2.5 寸。播种时,应使种子胚根平放或向下。 基本全苗后,全面进行查苗补苗工作: 种子来源:催芽补种;移苗补种(播种时在田头地同时播一些种子备用。)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土壤瘠薄、生育期温度低,无霜期短,雨量较少的地区,种植密度可大些;反之稀植。 根据品种特性:蔓生型品种,中、晚熟种(生育期长),大粒花生,种植密度宜稀;直立型早熟品种宜密。 根据栽培条件:春播疏植,秋花生密植。栽培管理措施(如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好的宜稀; 反之宜密。 1.8-2.5万/亩,2万/亩适中。 南方花生栽培的行距大约为25-35cm,株距为15-30cm; 小畦宽约3.6-4.5尺(包沟),种五行,规格有:行株距7×6寸双粒播,或8×6寸双粒播。一般穴播或条播,双粒相距1-1.5 寸。 采用8×8或9×9寸行穴距。每穴播2-3粒或3-4粒。多粒种子在一穴内,顶土能力较强,减少田间萌蔽,苗壮枝健,有利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 四、花生田间管理 肥料管理 水分管理 炼苗和清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