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性恋心理及其辅导方式研究.docVIP

中学生的性恋心理及其辅导方式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的性恋心理及其辅导方式研究 深圳市南华中学 高云峰 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性的看法,一是一些人把性视为淫秽的字眼,谈性色变,对性意识有一种神秘感、羞耻感,甚至罪孽感;二是在现代西方社会“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由过去的禁欲主义走向纵欲主义的现象,一些人对性采取了“杯水主义”的态度。受此风影响,中学生的性恋观念也受到强烈冲击。伴随青少年的性成熟,他们的性意识、性角色、性行为、性道德、性爱观,变得大胆开放又混乱、过错。孕育着潜在的危机和心态的失衡。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威胁,社会秩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春青少年性现状调查显示: 75%初中生看过黄碟,30%的初中生表示有过性经历,并且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45%高中生有过性行为。(东亚经贸新闻 ,2005-09-27)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深圳市普通中学的学生有近50%的人有早恋行为,“少女母亲”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年龄呈低龄化倾向,青少年性犯罪率在不断增高。中学生因学生性恋现象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和相关问题,加大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为此,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过去对中学生因性成熟而引发的情感问题,大多以早恋的概念一言以避之。其实早恋只是一个描述现象的时间概念,它并未真正揭示出中学生恋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而性恋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想用它代替早恋的概念或者说它更科学。如果说早恋的概念是从时间上揭示中学生的恋爱现象,那么性恋的概念则只是从生理原因上揭示中学生的恋爱现象。中学生因性成熟而产生性意识,又因具有性意识而出现性行为,中学生的所谓恋爱现象,即是性意识的结果,又是因性成熟引起中学生产生恋情的生理原因。它与成年人的恋爱和爱情有着形成原因、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目标的不完全相同。 一、中学生的性恋心理特点研究 人的性心理是指人对建立在性生理基础上,形成的性角色、性冲动、异性关系、性行为的反映活动。包括性认识、性情感、性意志、性动机、性需要、性气质、性能力等项内容。而人的性恋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从萌发、觉醒到成熟的过程。 所谓性恋心理是指人因其自身性生理成熟对他(她)人(异性、同性)或对自己而产生一种爱慕倾心的情感体验状态。 (一)中学生性恋心理的特点 1、朦胧性。中学生对生物学意义上的性身份、性行为的认识,应该说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对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性角色、性度、性爱、性异常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和朦胧的。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年,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真正差别,并不仅仅是服饰和身体外形的不同,而是还有彼此生殖器官及副性征的不同和两性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对性的初步认识,使他们开始产生羞涩感,女性变得腼腆、矜持,男性变得拘谨、窘态。调查显示,对因性成熟而出现的性体验和性欲望,7%的男生、11%的女生、9%的中学生、10%的初中生、7%的高中生,表现出窘迫害怕的心态。9%的男生、10%的女生、10%的中学生、10%的初中生、6%的高中生,表现出烦恼内疚的心态。对第二性征的出现,5%的男生、11%的女生、8%的中学生表现出羞涩的心态;3%的男生、3%的女生、3%的中学生表现出恐慌的心态;3%的男生、10%的女生、6%的中学生表现出焦虑的心态。30%的男生、25%的女生、38%的中学生、22%的初中生、29%的高中生对男女情爱之事渴望了解。62%的男生、71%的女生、67%的中学生、703%的初中生、57%的高中生,对性别角色的异化的做法表示说不清楚。28%的男生、28.7%的女生、27.6%的中学生、295%的初中生、15%的高中生,对是否愿意接触异性同学表示说不清楚。在公共场所看见情侣亲热时,21%的男生、12%的女生、16%的中学生、16%的初中生、15%的高中生,感觉好奇。 2、好奇性。产生了解异性的好奇心理。少年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促使男女双方越来越关心性方面的知识,尤其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以逞能、奇异、荒唐、恶作剧的手法,探寻异性的反映,或通过影视、文学、艺术途径了解异性的秘密。 3、好感性。中学生已由两小无猜发展到男女有别的阶段,产生暂时疏远异性的否定倾向。疏远异性的闭锁性和亲近同性的开放性,使异性少年之间的心理产生距离,外在行为有一定的界限。从少年期的反感发展到青年初期的好感。思慕异性的情感表现的比较明显。调查显示,71%的男生、71%的女生、72%的中学生、65%的初中生、83%的高中生,表示愿意接触异性同学。48%的男生、60%的女生、54%的中学生、51%的初中生、63%的高中生,表示在接触异性同学时有心情愉悦的感觉。现在在初中阶段,异性同学之间的界限或者隔阂已并不像以前那样明显,形成反感的时间段,也并不像以前那样长。 4、冲动性。由于受到认识能力和理智水平的限制,中学生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