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X线测量课题.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颈椎生理曲度:25°-50°,顶椎为:C4。 胸椎生理曲度: 20°-45°,顶椎为:T7。 腰椎生理曲度: 40°-70°,顶椎为:L3。 上颈椎-颅底凹陷测量 1. Mc Gregor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外缘最低点,齿状突尖部超过此线4.5mm为异常; 2. Chamberlain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齿状突尖部位于此线下1mm-上0.6mm范围; 3. McRae线: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齿状突尖部超过此线为颅底凹陷。 寰齿间隙 正常成人寰椎前弓与齿突间的距离不超过3mm(平均2.5mm)如为3~5mm,示寰椎横韧带断裂,5~10mm,其它韧带也可能断裂,10~12mm,则所有韧带均断裂 下颈椎水平不稳 矢状面前后移位>3.5mm 或20% 优先测量动力位片 下颈椎旋转不稳定 任意椎间隙上下椎体 角度大于11゜ 此11゜指问题节段较 相邻上位或下位较完 整的节段角度大于11゜, 此标准考虑了正常节段 的生理角度 动力位片优先 下颈椎椎管测量 颈椎侧位X线片上: C3-C6任一节段椎管: 椎管中矢状径/椎体中 矢状径≤75%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K线-颈椎后路手术参考线 在CT或MRI中测量 原始设计针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延伸至颈椎后凸病例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Cobb法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Ferguson法    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测量方法 顶椎上缘延长线与终椎下缘延长线成角,所得值减去正常曲度后为后凸角度    椎体楔变角度 椎体上缘与椎体下缘延长线成角 脊柱后凸角度大于10°,提示椎体后突畸形 各个椎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生理角度。 T10、T11:5° T12、L1: 0° L2、L3:-10°    胸椎后凸测量 上位椎体后缘连线与下位椎体后缘连线成角 正常:小于10°,大于10°提示后凸畸形。 腰椎椎管狭窄的CT测量 腰椎椎弓根间距A16mm,考虑狭窄。 椎管中矢径B12mm,考虑狭窄。 发育性腰椎管狭窄 腰椎不稳的测量 测量方法:腰椎动力位 W:上一椎体矢状径 RO:表示椎体后移 AO:表示椎体前移 移位率:RO(AO)/ W X100% 过屈时大于6%,过伸时大于 9%,提示不稳 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51.9±13.4 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 20.7±15.4 骶骨倾斜角( sacral slope SS): 31.2±10.5 PI=PT+SS,PI是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重要因素,这一参数的测量可以帮助判断脊柱疾病进展的风险。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