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5 离骚——练(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docVIP

【KS5U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5 离骚——练(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5 离骚——练(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B.《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C.《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后世将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称之为“楚辞体”或“骚体”。 【答案】B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的用法。B项“郁邑”通“郁悒”,“圜”通“圆”;C项“反”通“返”,“离”通“罹”;D项“章”通“彰”,“错”通“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 A.惟草木之零落兮 B.帝高阳之苗裔兮 C.朝搴阰之木兰兮 D.及前王之踵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之”用法的理解。中学阶段,“之”的用法大致有: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君将哀而生之乎?——我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A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为结构助词“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问题。(5分)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4.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2分) 【答案】诗的起句即景起兴,以沅湘的水引出屈原;又以沅湘水的流“不尽”来喻屈原“怨”的深长和厚重。(答到“比兴”手法给1分,答到“怨”的深长厚重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怨,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和屈原的内心情思。首句不仅是写流水,更是一种比喻:屈原的心中之怨恨,正像沅湘之水,永远无穷无尽。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此诗三、四句,历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答案】诗的后两句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特定的秋日图景,引人思索,在景中让人仿佛看见屈子失意落魄、满腹遗恨的形象,含意蕴藉而又满蓄感情。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②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 ③《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著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④如果说,《诗经》中的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的屈原,则以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立起。 ⑤“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