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矿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毕业设计.docVIP

某某矿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某矿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毕业设计

某某矿 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以瓦斯彻底治理为目标,统筹规划矿井生产布局,实现“四量”平衡发展,建立瓦斯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矿井瓦斯灾害预防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状态下生产,建成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型矿井,确保矿井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2编制原则 1.2.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2.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 1.2.3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2.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 1.2.5依据规划,周密组织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1.3.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1.3.2国家“一通三防”AQ标准的相关规定; 1.3.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两级集团公司关于编制《2011-2015年“抽、掘、采”瓦斯综合治理规划》的通知; 1.3.4某某矿“十二五”期间矿井生产发展规划。 2、矿井基本情况 2.1矿井概况 2.1.1矿井地理位置 某某位于西山煤田,太原市西南17.5km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行政区划属太原市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及古交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41″~112°24′26″,北纬37°41′50″~37°49′30″。井田北部以杜儿坪断层与杜儿坪煤矿为界,东北部以三家庄断层组与白家庄煤矿为界,东南部以碾底断层、瓦窑村断层及9号煤层露头线为界,西南部以矿井延深水平确定的技术边界为界,井田面积104.4974 km2。主井(二号平硐)井口坐标为:X=4188027.05,Y57,H=1047.60。初期矿井2005年核定矿井生产为500万吨/年。2008)418号文)。 2.1.3煤炭储量 截止20年,4205.9 20593.8 12782.3 750 15688.8 2010.7 1179.9 16599.6 37644.9 111455.9 可采储量 3045.6 13457.6 8092.2 546 10048.7 1365 505.2 10477.9 23937.1 71475.3 2.2 矿井地质特征 2.2.1地层 某某井田内沟谷纵横,基岩露头广布于山间沟谷地带,黄土主要分布于山顶及缓坡地带。地层出露由东向西、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第四系不整合覆盖于上述各时代地层之上。西山煤田位于华北板块山西块体的中部,煤田东侧以太原地堑为界,西侧为属于同一块体的吕梁复式背斜。煤田总体上为一轴向近SN的向斜盆地。 某某井田位于西山煤田东部,经地面勘查及井下揭露,本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受区域构造的控制,井田内地层走向NW~SE、倾向SW,总体上呈单斜构造。地层倾角4~10°,一般小于10°,为缓倾斜地层。在此基础上发育有波幅不大、两翼平缓开阔的褶曲,使井田内地层呈波状起伏。除边界断层外,井田内大中型断层较少,但小型断层较为发育。本井田陷落柱十分发育,是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1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01号、02号、03号、1号、2号、3号、5号、6号、7号、8上号、8号、9号、10号、11号,煤层总厚度20.09m,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151.91m,含煤系数13.22%。其中,可采煤层共计9层,分别为02号、2号、3号、5号、6号、7号、8上号、8号、9号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17.87m,可采含煤系数11.76%。井田内各煤层特征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 含煤 地层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 煤层结构 (夹石层数) 变异 系数 (%) 可采 系数 (%) 稳定性 可采性 (m) (m) 山西组 02 13.44~30.40 22.55 较简单 (1~2) 54.15 59.09 极不稳定 局部可采 2 简单 (0~2) 24.27 99.17 稳定 全区可采 3 简单 (0~3) 46.93 88.46 较稳定 大部可采 13.7~68.5 39.83 太原组 5 简单 (0~1) 51.93 66.67 不稳定 局部可采 6 简单~复杂 (0~4) 23.48 100.0 稳定 全区可采 7 简单 23.44 65.09 不稳定 局部可采 12.9~33.3 20.48 8上 简单 (0~1) 41.39 42.86 极不稳定 局部可采 8 较简单 (1~2) 25.43 100.0 稳定 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FZ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