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教师版).docVIP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教师版)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教师版) 【专题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③“师夷长技冶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A点的时间是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由此排除其他选项。 3.(201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一百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府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人。对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它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5.(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7. (2013届河北省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1865~1905年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进口数(单位:两) 出口数(单位:两) 平衡 1865年 55,715,458 54,103,274 -1,614,184 1875年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 1885年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年 171,686,715 143,293,211 -28,402,504 1905年 447,503,943 377,338,166 -94,165,777 A.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 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D.民族工业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答案】D 9.( 2013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福州船政局是1866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设立的,由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还雇用几十名法国工匠。1869年,船政局造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以下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船政局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初衷 B.船政局创办后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 C.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行业的垄断 D.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新青年》在北大创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宣统帝退位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从表中数据信息变化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逐渐增多,外国商品大量涌入,造成中国原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项说法错误,B项无法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应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14.(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16.(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摸底考试)下面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1915~1919年中国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B 【解析】注意题目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