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无创通气的模式和参数-孙兵.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气模式和参数 通气模式 呼吸机气流的发生形式 触发、控制/辅助、切换等 参数设置 呼吸机气流具体的力学控制指标 压力/潮气量、频率等 正压呼吸机 有创无创的差别 有创/无创通气 人机界面 呼吸回路 有创/无创呼吸机 呼吸回路 漏气补偿 模式、参数呢? 通气模式类型 控制通气模式 VCV,PCV 辅助通气模式 SIMV 自主呼吸模式 S/T,PAV,CPAP 常用通气模式 V-A/C、P-A/C SIMV PSV CPAP/PEEP 其他 无创通气模式要求 无创通气针对人群 气道保护能力存在 病情不是太重 自主呼吸能力全部/部分存在 呼吸支持力度不是太高 无创通气的要求 辅助为主 协调性、舒适性更为关注 无创通气模式特点 辅助通气为主 压力辅助模式为主 容量辅助极少或没有 控制通气—背景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 S:spontaneous 辅助(A) T:timed 控制(C) S/T 辅助/控制(A/C) CPAP 持续气道内正压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1) S:spontaneous 触发:流速、压力 目标:压力 切换:流速 设定参数 IPAP(吸气压力) EPAP(呼气压力) 压力上升时间 等同于PSV+PEEP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2) T:timed 触发:时间 目标:压力 切换:时间 设定参数 IPAP(吸气压力) EPAP(呼气压力) f(呼吸频率) 压力上升时间 等同于PCV+PEEP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3) S/T(具备T模式的无创呼吸机) 通常情况下S模式工作,T模式不工作 当触发频率低于设定f时,T模式工作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4) CPAP 持续气道内正压 等同于有创通气的CPAP 设定 CPAP模式下 S/T模式下 IPAP=EPAP 模式比较 S/T VS CPAP 存在吸气相通气压力辅助 存在后备通气 耐受性低于CPAP 模式的选择 S/T:自主呼吸能力不佳,II型呼衰 阻塞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AECOPD,哮喘急性发作早期 肥胖,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 序贯通气 预防/处理拔管后呼衰 夜间低通气 中枢性呼吸睡眠暂停 模式的选择 CPAP:自主呼吸能力较好,I型呼衰 保持上气道开放 OSAS 急性左心衰 心源性肺水肿 无创耐受性差的患者 无创通气的模式问题 BiPAP是通气模式的名称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是一个注册商标 BiPAP=PSV+PEEP/CPAP BiPAP≠BIPAP 模式的选择 呼吸力学性质的不同 不同疾病 同一疾病的不同时期 动态把握,随时调整,充分应用其优势,避免不利因素 无创通气涉及的参数 无创通气涉及的参数 无创通气下参数调节特点 涉及参数相对较少 IPAP、EPAP、FiO2、Rise Time f、Ti 支持力度相对较小 客观监测指标少 主观观察指标更显重要 患者耐受性相关因素多 模式、参数调节 舒适性(交流、面罩及固定、温化湿化等) 床旁观察和处理要求更高 无创通气下参数调节特点 尝试 并非终极支持手段 参数调节原则 低水平起步,逐渐增加 逐渐适应,增强患者的耐受性 参数的初始设置 IPAP8~10cmH2O EPAP 4cmH2O or CPAP 5cmH2O 评估内容 初步疗效 气流大小主观感受 呼吸困难减轻 胸廓起伏、呼吸音清晰改善 辅助呼吸肌动用消失/减少 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 SpO2改善 耐受性观察 人机界面 漏气 面罩压迫、固定 人机协调性 触发、切换 不良反应 气道引流 血流动力学变化 腹部不适 面罩等 参数再调节 IPAP调节每次增加 2 cmH2O EPAP调节每次增加 1 cmH2O 30min~2h内达到通气目标 调节目标 达到满意的通气水平 患者可能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水平 防止呼衰进一步加重 再次评估内容 应用疗效 气流大小主观感受 呼吸困难症状减轻 可见较明显的胸廓起伏、呼吸音清晰 辅助呼吸肌动用消失/减少 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 SpO2改善 其他临床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改善 氧合改善 CO2分压下降 酸中毒纠正 胸片改善 意识转清 尿量增加 …… 针对性调节─II型呼衰(PCO2↑) 增加通气 IPAP 降低死腔 选择合适的面罩 合理使用漏气孔(增加非故意漏气) 增加EPAP( Base Flow ) 加大氧流量? 降低氧耗 减少漏气 适当增加EPAP PEEPi 针对性调节─I型呼衰(PO2↓) 增加EPAP/CPAP 增加氧流量/氧浓度(FiO2) 维持目标氧合 其他通气参数调节 Rise Time 患者的通气需求,主观感受 人机协调性 通气效果 T模式状态 吸气时间( Ti):1秒左右 后备通气频率(f):通常保证正常状态下不启动 夜间低通气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