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位错理论与应用试题:
解释:柯氏气团、扩展位错、位错束集、层错能(20分)
简述兰克—瑞德位错增值机制及位错的分类?(10分)
位错的表征及观察方法有哪些?(10分)
综述层错能和晶体结构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的影响?(20分)
金属的强化方式有哪些?阐述不同强化方式中位错的强化机理?(25分)
什么是金属的加工硬化,并应用位错理论解释金属的加工硬化机理。(15)
解释:柯氏气团、扩展位错、位错束集、层错能(20分)
答:(1)柯氏气团:间隙式或者置换式溶质原子在刃型位错弹性交互作用时,交互能为负的情况下,溶质在基体中不会形成均匀分布,它们要偏聚到刃型位错张应力区并紧靠位错线,形成所谓“柯氏气团”。这种气团牢固地将位错钉扎住,因而对为错的运动和力学行为有重大影响。
(2)扩展位错:间夹着一片层错区所组成的缺陷组态称为扩展位错。
(3)位错束集:(4)层错能:金属结构在一层一层堆垛时,没有严格的按照堆垛顺序,形成堆垛层错。层错是一种晶格缺陷,它破坏了晶体的周期完整性,引起能量升高,通常把单位面积层错所增加的能量称为层错能。
简述弗兰克—瑞德位错增值机制及位错的分类?(10分)
答:(1)弗兰克—瑞德位错的增值机制: 当τb
(F-R)源增值机制
位错的表征及观察方法有哪些?综述层错能和晶体结构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的影响?TWIP(γfcc→εMs(hcp)马氏体转变吉布斯自由能ΔGγ→ε=-220J/m2或更低,且层错能低于16J/m2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TRIP效应,在高应变区会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由此显著延迟钢的缩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钢的塑性。而当γfcc→εMs(hcp)马氏体转变吉布斯自由能ΔGγ→ε为正值且在约110-250 J/m2,层错能在约25 J/m2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TWIP(孪晶诱变塑性)效应,通过形变过程中孪晶的形成来延迟钢的缩颈。
(2)晶体结构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的影响
当外应力作用在金属上时,如受拉,金属内的原子间距变大,如果这种变化是弹性范围内的,当外力去除后,原子还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外力较大,这种变化就达到了塑性阶段,当外力去除以后,没有一部分变化就不能恢复,金属便发生了塑性变形。
(a)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滑移面)上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滑移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才能发生,不同金属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称滑移临界切应力)大小不同。
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密排面)和其密度最大的晶向(密排方向)进行的,这是由于密排面之间、密排方向之间的间距最大,结合力最弱。因此滑移面为该晶面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为该面上的密排方向。
一个滑移面与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如体心立方晶格中,(110)面和[111]晶向即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越好。
晶格类型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滑移面 {110}6个 {111}4个 {0001}1个 滑移方向 <111>2个 <110>3个 <1120>3个 滑移系数目 6*2=12 4*3=12 1*3=3 滑移不是刚性滑动,而是由位错的移动实现的。滑移是晶体内部为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运动的结果。滑移并非是晶体两部分沿滑移面作整体的相对滑动,而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在切应力作用下,一个多余半原子面从晶体一侧到另一侧运动,即位错自左向右移动时,晶体产生滑移。位错滑移机制如下图:
金属的塑性变形时由滑移这种方式进行的,而滑移又是通过为错的移动实现的。所以,只要阻碍位错的移动就可以阻碍滑移的进行,从而提高塑性变形抗力,使强度提高。
2)孪生: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的变形过程称为孪生。孪生只在滑移很难进行的情况下才发生。孪生机制如下图所示:
(b)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中每个晶粒位向不一致。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接近于最大切应力方向(称晶粒处于软位向),另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相差较大(称晶粒处于硬位向)。在发生滑移时,软位向晶粒先开始。当位错在晶界受阻逐渐堆积时,其它晶粒发生滑移。因此多晶体变形时晶粒分批地逐步地变形,变形分散在材料各处。如下图所示:
多晶体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的晶界面积越多,对位错的阻碍作用越大,金属的强度越高。晶界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经验公式(Hall-Petch公式):
σ=σ0+k+d-1/2
晶粒越细,金属的变形越分散,减少了应力集中,推迟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此使金属的塑性提高。由于细晶粒金属强度较高,塑性较好,所以断裂时所需消耗较大的功,因而韧性也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