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归纳论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 重点:中国药典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 药品质量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掌握各自的简称《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 《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凡例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  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 “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计量 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②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①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②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药品检验程序 1)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药品的鉴别: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药物的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 1)化学鉴别法:呈色反应鉴别法主要有: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三氯化铁 异羟肟酸铁反应芳胺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盐酸羟胺、三氯化铁; 茚三酮呈色反应脂肪氨基或α-氨基酸结构药物的鉴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茚三酮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盐酸普鲁卡因亚硝酸钠试液、β-萘酚试液 氧化还原显色反应还原基团药物的鉴别,维生素C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主要有: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如银盐、铜盐的反应与硫氰化铬铵的沉淀反应;其他沉淀反应荧光反应法主要有三种情况: 药物本身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药物与某些试剂如溴、间苯二酚、衍生化试剂等反应,于可见光下发射荧光。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胺类、酰脲类、酰胺类药物经强酸处理后,产生氨气;(含N的药物产生氨气) 含硫的药物经强酸处理后,产生H2S气体; 含碘的有机药物,加热,生成紫色碘蒸气; 含醋酸酯、乙酰胺类药物水解后,加乙醇,产生醋酸乙酯的香味。(含酯键药物产生香味) 紫外光谱鉴别法(UV): 常用波长范围400~760nm。 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和共轭双键的药物对紫外光有一定的吸收,鉴别方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λmin); 红外光谱鉴别法(IR):几乎所有的原料药都可以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 包括TLC法、HPLC法和GC法。 TLC法要求供试品斑点的比移值(Rf)与对照品的一致。 HPLC法和GC法要求供试品溶液中药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R)与对照品的一致 杂质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引入,贮藏过程中引入。 杂质分类 1)一般杂质: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砷盐、重金属等。 特殊杂质:指在个别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阿司匹林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会引入水杨酸。 杂质限量与限量检查 杂质限量:指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7.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与原理 8.片剂、胶囊剂 检查项目: 多数片剂应进行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检查; 口腔贴片应进行溶出度或释放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