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外科学论述.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 外科著作及学术流派 一、外科发展简史 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的记载,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记载“疡医”即外科医生。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3.《内经》涉及的外科病近30种,《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多种外治法,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4.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瘈疭方》,已佚。 5.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6.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7.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著,记载结扎血管,切除术,肠吻合术的腹部手术治疗。 8. 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该书提出了整腹下颌关节脱位、葱管导尿、脏器治疗法如夜盲症的治疗。 9.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的外科证治,“五善七恶”学说,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砒剂治疗痔核。 10. 金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第一部创伤外科专著,提出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 11.汪机王维德《外科理例》主张外科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12.陈司成《霉疮密录》为第一部梅毒病专著,提出用砷汞的治疗方法。 13. 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二、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和全生派、心得派。   (1)“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以清?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 (3)“心得派”以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为代表。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外疡实从内出论”。 创立外科三焦辨证,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疾病命名原则,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疗、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基本术语 1.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痈: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6.疽: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7.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8.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9.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 10.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气血在外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或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 (2)当致病因素造成局部气血凝滞,通过治疗,去除致病因素,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则使外科病变得以消散吸收而痊愈。 (3)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辨病、阴阳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