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39
电气学科大类
12 级
《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
实 验 报 告
(基本实验三: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实验)
姓 名 李姗 学 号 U201211965 专业班号1209
同组者 石梦璇 学 号 U201211963 专业班号1209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4-1-7
实验成绩
评 阅 人
实验评分表
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实验十一 二阶系统的模拟与动态性能研究10实验十二 二阶系统的稳态性能研究1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实验十四 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20实验十六 控制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2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
目 录
实验十一 二阶系统的模拟与动态性能研究 ………………4
实验十二 二阶系统的稳态性能研究 …………………10
实验十四 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21
实验十六 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29
实验心得总结 ……………………………………37
参考文献 …………………………………………………37
实验十一 二阶系统的模拟与动态性能研究
一、实验原理
图11-1 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方框图
典型二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11-1所示: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
ζ为系统的阻尼比,为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常见的二阶系统有各种各样的物理系统,如简单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等。许多高阶系统也可以按照主导极点简化成二阶系统。任何二阶系统都可以化为上述的标准形式。对于不同的系统,ζ和所包含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调节系统的开环增益K,或时间常数T可使系统的阻尼比分别为:0ζ1,ζ=1和ζ1三种。实验中能观测对应于这三种情况下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是完全不同的。
二阶系统可用图11-2所示的模拟电路图来模拟:
(c=0.68uF)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计算的比较,研究二阶系统的参数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
1.在实验装置上搭建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参考图11-2);
2.调整R2,分别设置ξ=0;0<ξ<1;ξ> 1,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分析此时相对应的各σp、ts,加以定性的讨论;
3.改变运放A1的电容C,再重复以上实验内容。
四、实验设备
1.电子模拟装置1套
2.数字或模拟示波器1台
五、实验步骤
由实际实验电路图及内部参数得出:R=10k,?s=-2R2C1C2s2+2R+R2R22C2s+2R2C1C2,
wn=1R2C1C2, ξ=R+R2RC12C2
C1=C2=C时 wn=1RC2, ξ=R+R2R12
1.在实验装置上搭建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其原理图如图11-2所示,接通工作电源;
2.输入方波做阶跃信号,设置R2=3.3K, C1=C2=0.68μ,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
3. 设置R2=20K,C1=C2=0.68μ,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
4. 设置R2=3.3K,C1=C2=0.082μ,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
5. 设置R2=100K,C1=C2=0.082μ,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
6. 短接A4负输入端和输出端,C1=C2=0.68μ,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
7. 短接A4负输入端和输出端,C1=C2=0.082μ,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
六、实验波形
注:以下波形中黄色波形为输出的波形,蓝色波形为输入的波形(R=10K)
1.C1=C2=0.068uF时:
图11-3 R2=3.3K,C1=C2=0.68μ,0ξ1,欠阻尼时的输出波形图
图11-4 R2=20K,C1=C2=0.68μ,ξ1,过阻尼时的输出波形图
图11-5 R+R2=0,C1=C2=0.68μ,ξ=0,无阻尼时的输出波形图
2. C1=C2=0.082uF时:
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绪论.pptx
- 电工技术_基本放大电路说课.ppt
- 电工技术_交流电动机说课.ppt
- 电工技术ch6.变压器说课.ppt
- 电工技术第二章说课.ppt
- 直线参数t的几何意义绪论.pptx
- 直线运动与牛顿定律(二轮)绪论.docx
- 电工进网许可考试高压类精心制作版第二章说课.ppt
- 职业生涯规划第3章—决策与行动(学生版)绪论.pptx
- 职业卫生基础绪论.pptx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