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1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语言学 --杨丽琪 詹波 张云海 新传播 新表达 --网络语言学的冲击波及其发展概况 何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起初指网络计算机语言(专业技术层面),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认为指后者。 ——于根元 主编 《网络语言概说》第427页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 广义上网络语言是出现在网络上、网络上常用的以及跟网络有关的语言。 狭义概念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分八种。 ——刘海燕 编著 《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网络语言”一词的不同含义 狭义的概念: 1、泛指网络传播的一切表现手段。【网页上的图像、符号 、文字】 2、泛指出现在网络上的言论。 3、指网络特有的支离破碎的语言表达。 4、指网络技术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 5、泛指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文化、思维方式等。 6、指网络上所使用的(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英文、中文】 7、特指(用电脑输入的)出现在网络上的话语。 8、特指网络上的电子公告牌(BBS)、聊天室里“即时性”很强的、对话式的话语。【在?顶!】 网络语言的主要形式 网络新闻语言【腾讯网】 网络文学语言【第一次亲密接触】 BBS语言【帖子】 聊天语言【QQ、MSN】 其他【邮件、广告(当当网、拍拍网)、短信等】 网络语言学 电脑网络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全部生活,也影响了人们的语言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规范观直至整个语言观。 网络语言学就是研究网络语言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我们认为网络语言学是联系网络研究语言的一门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形成网络语言学的四次冲击波 引子 最早谈论的网络语言是从专业层面谈计算机网络语言。从语言本体谈论网络语言的文章《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立鑫,《语文建设》1998年第1期) 从2000年6月开始,围绕着网络语言和《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展开了为期一年左右的大讨论,引发了四次大的网络语言冲击波。 网络语言学的四次冲击波 之一 2000年6月26日《文汇报》刊登驻京记者吴娟的记者见闻《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开始形成了第一波。 《文汇报》:复旦大学中文系戴耀晶教授——《网上语言的规范有待时日》、《人民日报》网络版“强国论坛”版主钢铁《新的网络环境肯定会产生新的语言》、奥美广告公司员工Christyle《强调规范、更要允许创新》。 《语文建设》: 2000年第10期《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教学》(王均 )、《我看网络聊天语》(刘洁)、《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闪雄);第11期《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劲松、麒珂)、第12期《一惊一乍看网名》(荆莉)、《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鄂巧玲) 《网络时尚词典》:易文安 编著 2000年10月 海南出版社 新浪网:2000年8月29日“网络语言‘说都不会话了’”,批评网络用语。【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样的来信:“754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偶的烘培鸡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是BT!哥们儿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94酱紫,待会儿再打铁。呵呵!”你觉得这还是正常人讲的话吗?】 网络语言学的四次冲击波 之二 吴娟在《文汇报》2000年12月12日报道的《网上会话不再雾里看花》一文,开始了第二波。这篇报道,报道了于根元等正在编写和不久即将出版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消息。此后,各媒体质疑、肯定意见不一,但肯定的成分多。 《中国青年报》2001年1月5日刊登的记者桂杰的报道《网语词典六月问世,新新话语该捧该贬》 《北京晨报》2001年1月15日刊登的《网络语言你懂吗?》 网络语言学的四次冲击波 之三 第三个冲击波是从《南京日报》2001年2月13日刊登记者李芳的《网络词典是黑话词典吗》和《北京科技报?网络周刊》2001年2月16日刊登记者阮帆的《网络语言“敲”出新天地》开始的,参与的媒体增加到三百个。 2001年4月30日上午,国家语委语用所的于根元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BBC国际台“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国际论坛”上的发言,比较全面扼要地对编写《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批评和质疑作了回答。 网络语言学的四次冲击波 之四 2001年9月7日,《北京科技报》上远帆的文章“第四次冲击波”预言,《网络语言概说》的出版将会引发第四次冲击波。 《网络语言概说》于根元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四次冲击波反应的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A.提出尖锐批评,完全持否定态度的。 B.认为网络语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