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机与拖动
——上篇 电机学
电机学部分简介 Electric Machinery
电机学从电、磁、机械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电机内部的电磁过程,介绍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工况。 学习电机学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事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利用中有关电机能量转换和运行特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中常用的电机类型和结构;掌握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了解电机铭牌的参数含义,能够对其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并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种电机。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1
单相变压器
测取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特性、短路特性和负载运行特性。
2
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
测定三相变压器的极性,判别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
3
直流并励电动机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用实验的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4
直流并励电动机调速方法
实现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
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用日光灯法测转差率,测取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6
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控制
实现工作台自动循环控制
7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网实验
用准同步法将同步发电机与大电网的并网。
8
并网运行时的三相同步发电
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课程实验
0 绪论
电机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类型
电机的基本原理—磁路
电机的制造材料
0.2 电机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类型
电机是实现能量转换和信号传递的电磁装置。
2、变压器(变流器、变频器、移相器)的作用:传输、分配电能。
1、发电机的作用:生产电能。
4、控制电机:伺服电机(用于控制系统),自整角机(用于同步联络系统) ,感应调压器和移相器(用于试验室中)等。
3、电动机的作用:驱动作用。
电热发电
变频器
电力变压器
磁悬浮列车
大型车床
电机的功能------驱动生产机械
我们周围的电机举例:
我们周围的电机举例:
控制各种自动设备
同步发电机定子
各种微电机
电机的发展状况
大型和超小型方向发展
主要类型
按功用分 发电机 电动机 电力机械 变压器和变频器 控制电机
电力机械 变压器 旋转电机 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 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
电机分类:
0.3 国内外电机发展状况 ——直流电机的产生与形成
1821年,法拉第发现了磁场内载流导体受力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
1833年,皮克西制作旋转磁极式直流发电机;楞次证明电机的可逆原理。
1834~1870年,永磁变励磁;蓄电池他励变自励;格拉姆提出环形电枢绕组替凸极T形电枢绕组。
1873年,阿尔泰涅夫发明鼓形电枢绕组。
1880年,爱迪生提出采用叠片铁芯。
1884年,出现换向极和补偿绕组。
1885年,用碳粉做电刷。
1886年,霍普金兄弟确立了磁路欧姆定律。
1891年,阿尔诺特建立直流电枢绕组理论。
1882年,台勃莱兹把米斯巴哈水电站发出的2kW直流电,输送到慕尼黑。
——交流电机的形成与发展
1832年,出现交流发电机。
1876年,亚勃罗契柯夫用交流和开磁路串联变压器给“电烛”供电。
1825年,阿拉果发现多相感应电动机原始基础。
1879年,柏依莱用电获得旋转磁场;1883年台勃莱兹提出交变磁场的旋转磁场。
1885年,弗拉里斯用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
1888年,弗拉里斯和台斯拉同时发明两相感应电动机。
1889年,多勃罗伏斯基制作三相感应电动机。
1891年,建立从劳芬到法兰克福的三相电力系统。
19世纪80年代末,交流发电站、高速汽轮机迅速发展。
1893年,开耐莱和斯坦麦茨用相量和复数分析交流电。
1894年,海兰特提出双旋转磁场理论;波梯建立交轴磁场理论。
1899年,勃朗台提出双反应理论。
——电机完善时期
1889~1930年,电机重量日渐减轻。
1930~1950年,电机容量和冷却方式逐渐提高。
1918年,福提斯古提出对称分量法。
1926~1930年,道赫梯和聂克尔建立同步机稳态和暂态分析理论;其他学者提出同步电抗、漏抗和瞬态电抗。
1929年,派克提出同步机的派克方程。
1935~1938年,克朗提出原形电机的概念。
1920~1940年,提出双笼和深槽电机理论。
20世纪40年代,控制电机随自控技术大发展。
1954年,柯伐煦提出空间矢量法。
1957~1969年,卡佐夫斯基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