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㈥肺肿瘤: 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按肺癌的发生部位分为三型①中心型②外围型③细支气管肺泡癌。 ⑴中心型肺癌: 病理改变: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上的肺癌。多数为鳞癌,也可为未分化癌,腺癌少见。 ?? X线表现: ??? ①肿瘤局限于粘膜,X线上可无阳性表现。??? ②阻塞性肺气肿,深呼气位照片易于显示。??? ③阻塞性肺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 ④ 阻塞性肺不张。??? ⑤肺门部肿块,边缘多呈分叶状或欠规则。右侧者可示肺门角消失。??? ⑥右肺上叶中心性肺癌:横行“S”状下缘。P294 ⑦支气管体层或支气管造影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不规则狭窄甚至截断。可见腔内软组织肿块或充盈缺损。??? CT表现:①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截断;②肺门肿块:不规则、分叶状、坏死与空洞;③肿瘤与纵隔结构间脂肪界面消失;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5mm。 ㈡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至细支气管的肺癌,以腺癌、鳞癌多见。 ⑴X线表现:①早期可表现为密度较高、轮廓模糊小的单发结节或球形影。?②肺内肿块 ,呈分叶状或有切迹,边缘毛糙有放射状细短毛刺。 ③偏心性空洞,壁厚而不规则,无或少有气液平面为特征。(偏心、壁厚、内缘凹凸不平) ④胸膜凹陷征及邻近胸膜肥厚 ??? ⑵CT检查:肿块直径<3.0cm时,其内常见含气支气管影和多发小的透亮区﹙空泡征﹚。 ⒉肺转移瘤:临床与病理:恶性肿瘤在晚期多可转移到肺部,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或邻近器官直接侵犯。 X线表现:⑴血行转移:两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棉球样或广泛 粟粒样阴影,轮廓清楚,密度均匀,以两肺中下野分布较多。少数转移瘤可发生空洞;可累及胸膜出现胸水或骨质破坏等。 ?? ⑵淋巴转移: 肺门或﹙和﹚纵隔 淋巴结增大,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条索状影,沿索条状影可见串珠状小点影。 CT发现肺内转移灶较胸片敏感。 ㈦纵隔肿瘤 可来源于纵隔内的各种组织与器官。共同表现为纵隔突出的肿块影。一般把它分为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三种。 ⒈ 前纵隔肿瘤:常见有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和畸胎瘤。表现为自前纵隔向一侧或两侧突出的椭圆形或梭形块影。 ⑴胸内甲状腺肿: X线表现:肿块位于前纵隔上部;多数连向颈部,外缘清楚锐利;气管受压向对侧和后方移位;肿块内可有斑片状钙化; 肿块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CT表现:肿块密度高于周围软组织,密度不均匀,可有边界清楚的囊变区及斑状钙化。??? ⑵胸腺瘤: X线表现:??? 肿瘤多位于前纵隔中上部;恶性者多呈分叶状;密度均匀,有时可伴钙化;良性者边缘光滑锐利,恶性者如穿破包膜,边缘可毛糙不整,并产生胸膜反应。 CT表现:前纵隔大血管前类圆形肿物,良性者与邻近器官有清楚的脂肪间隙,增强扫描肿瘤常呈中度均匀强化;恶性者边缘不清,可侵及心包及胸膜,产生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 ??? ⑶畸胎类肿瘤:畸胎类肿瘤可为囊性或实性,前者多为良性,后者可为良性或恶性。 ??X线表现:??? 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心与主动脉连接处;肿块密度不均,有时可见骨骼、牙齿影;皮样囊肿壁可发生蛋壳样钙化。?CT表现:皮样囊肿肿瘤呈囊性,畸胎瘤内部可有脂肪、牙齿及骨骼等多种成分。? ⒉中纵隔肿瘤:常见的有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 ⑴恶性淋巴瘤: X线表现: 肿瘤多位于中纵隔、气管与肺门附近;肿瘤向纵隔两侧突出,多呈波浪状;常致气管受压、变窄。 CT表现:纵隔内多组淋巴结增大,可融合成块,可见气管、支气管及血管受压移位。 ??? ⑵支气管囊肿 临床上病人无症状,如囊肿较大压迫可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X线表现:??? ①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多位于中纵隔的上、中部,好发于气管两旁或气管分叉处。 ②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整齐。??? ③囊肿张力低,贴附于气管部分可变扁。张力高时,气管可受压。偶尔与气管相通,出现气液平面。??? ④透视下,随胸腔压力变化可变形 ⒊后纵隔肿瘤 常见为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 X线表现:肿瘤好发于后上纵隔;向一侧突出的肿块影,侧位上与脊柱重叠;肿块呈类圆形,边缘锐利;发生于椎间孔者,可使椎间孔扩大,并可压迫肋骨头及脊椎。恶性者可呈分叶状,侵蚀邻近骨骼。 ???CT表现:发生于椎间孔处的肿瘤呈哑铃形,椎间孔扩大,可见椎管内外软组织肿块及脊髓受压情况。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两侧增宽,但一侧可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