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 注射剂
第三章???? 注射剂与眼用制剂 第一节 注射剂的概述 一、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 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一) 溶液型注射剂 (二) 注射用无菌粉末 (三) 混悬型注射剂 (四) 乳剂型注射剂 二、注射剂的特点 (一)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二)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三)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四) 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缺点 1. 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 制造过程复杂 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一)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油溶液和一般混悬型注射液不能作静脉注射。凡能导致红血球溶解或使蛋白质沉淀的药物,均不宜静脉给药。 (二) 脊椎腔注射 其渗透压应与脊椎液相等,体积在10ml以下。 抗肿瘤药物采用动脉内注入,直接进入靶组织,提高了药物疗效。 continue (三)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一次剂量一般在5ml以下,除水溶液外,油溶液、混悬液均可作肌内注射。 (四) 皮下注射 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药物吸收速度稍慢,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皮下注射剂主要是水溶液。 (五) 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系注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如青霉素皮试液和旧结核菌素稀释液。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一) 无菌 (二) 无热原 (三) 澄明度 (四) 安全性 (五) 渗透压 (六) pH (七) 稳定性 (八) 降压物质 第二节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一、注射用水 二、注射用油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 (一) 乙醇 (二) 甘油 (三) 丙二醇 (四)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五) 苯甲酸苄酯 (六) 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 DMA) 一、注射用水 (一) 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与制药用水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解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制药用水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 (二)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有严格规定。 除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如 酸碱度、氯化物、 硫酸盐、钙盐、 铵盐、二氧化碳、 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等均应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通过热原检查。 (三) 热原 热原(Pyrogens)是微生的代谢产物。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致热现象及可能原因 根据热原现象而导致一个假设:即细菌性热原本身不引起发热反应。但热原使多型核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释放一种内源性热原(endogenous pyrogen),它作用于视丘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引起5-羟色胺的升高而导致发热[1], 1.???? 热原的组成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 因而大致认为内毒素=热原=脂多糖。 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异。 热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0?105左右。 1.???? 热原的性质 (1) 耐热性 一般说来,热原在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会发生热解,在180℃3~4小时,250℃ (2) 滤过性 热原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一般滤器均可通过。但活性炭可以吸附热原; (3) 水溶性 热原能溶于水; (4) 不挥发性 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汽雾滴带入蒸馏水,故应设法防止; continue (5) 其它 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所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3.???? 污染热原的途径 (1) 从溶剂中带入, (2) 从原料中带入 (3) 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 (4)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5) 从输液器带入 4.???? 热原的除去方法 (1) 高温法 (2) 酸碱法 (3) 吸附法 常用量为0.1%~0.5%。此外还可用活性炭与白陶土合用除去热原; (4) 离子交换法 (5) 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身边的艺术 第一课时.doc
- 跨线桥桥梁进度.doc
- 车床实习报告.doc
- 车展招商.doc
- 车床光栅尺.doc
-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六十四批).doc
-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26批).doc
- 转融通业务正式推出 转融资试点先行.doc
- 软件开发工具2013版.doc
- 轴承检验规范.doc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定金合同全新修订版-@-1.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违约责任补充协议范本(含环保).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附房屋交易税费缴纳责任主体.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贷款还款计划范本.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承担与处理协议.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承担与处理协议.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装修保证金缴纳及退还范本.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个人实际居住+家具家电更换服务).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违约责任补充协议范本(含合同解除).docx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带车位与储藏室交易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