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4课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ppt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课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友 孟浩然 山鸣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知人知世论诗 一、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 三、论诗 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本诗即写在途中。他内心的忧愁烦恼是不难理解的。诗题“宿桐陵江寄广陵旧游”,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即扬州)友人之作。点明了有“宿”和“寄”两个内容,弄不好容易前后分离,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诗人是这样处理的: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前四句用“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用“记”、“泪”、“寄”,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感情真挚。诗人感情如此凄恻,恐怕不仅仅是思乡和怀友,而是在特定背景下的特殊感受,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科场失意及仕途前程的渺茫。但诗人在诗中只字未提及这一层,这正是孟诗“淡”的一种表现。 赏析诗歌的三美 一、音乐美: 1.押“ou”韵,韵脚为“流、舟、游、头”。 (1)古体诗允许换韵,近体诗通押一韵;(2)古体诗可以在奇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偶数句押韵,近体诗一般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3)古体诗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 2.平仄交错,构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详见课本P7 绘画美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传达了什么情感? 这是一首山水诗,通过对山深、日暮、猿啼、风吹落叶、月下孤舟这些清廖凄寂景色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营造了一种寥落孤寂凄凄的意境,传达出一种黯淡、凄恻之情。 建筑美 表现手法: 为了押韵而使用的倒装句式: 维扬忆旧游 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