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杨的种类.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杨的种类

黄杨的种类、上盆、养护与修剪 从盛唐开始至清康乾为止,黄杨一直是盆景选材的首选。因其多生于高山山脊或溪涧石缝之中,或经酷雪风霜的磨砺或经潺潺流水的冲刷,使它天然地长成虬枝曲干、婀娜多姿的树形,更有元代华幼的咏黄杨诗写道:“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干重,叶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龙。岁历风霜久,时沾雨露浓。未应逢闰厄,坚质比寒松”。黄杨一年四季郁郁青翠,但生长却十分缓慢,自古便有俗语云:千年黄杨寿为矮,更难求得天然枝。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近年来黄杨盆景做为一种艺术,一种收藏又开始流行起来。笔者研究黄杨盆景十余年,在这些年里笔者发现人们对黄杨的分类有很大的误区,对黄杨平时的养护和修剪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所以在这里根据笔者的自身经验与发现和大家讨论一下黄杨的种类以及养护修剪。 一.黄杨的种类 关于黄杨的分类很乱,也很有误区,很多朋友,特别是刚刚接触黄杨的朋友对于黄杨的分类很是头疼,因为经常听说很多名词,比如雀舌黄杨,瓜子黄杨,水黄杨,高山黄杨,金边、银边黄杨等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分类和识别,对这些品种的孰优孰劣,价值的高低很是关心,但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甚至有网上的朋友给我抱怨,就连一些黄杨的卖家也说不清楚,弄得大家一头雾水。这里根据我的认识来帮助大家来理清一下思路,如果有什么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有人认为黄杨分为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其实不然,生物学中把生物种类从大到小分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大叶黄杨是卫矛科卫矛属的植物,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大叶黄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黄杨。它的同名异种有大家熟悉的冬青和七里香,冬青和七里香的特性是生长快,从这一点来看,也不符合黄杨的特性。大叶黄杨为什么会被叫做黄杨,已无法考证,同时也并不重要,下面所提到的黄杨均为黄杨科黄杨属真正意义上的黄杨。 ? ???小叶黄杨其实有很多种类,据统计我国约有黄杨17种,而云贵就占了一半还多,约有12种。人们常见的有瓜子黄杨,豆瓣黄杨,雀舌黄杨,匙叶黄杨还有就是珍珠黄杨,也就是很受人们追捧的鱼鳞黄杨。先说瓜子黄杨,它的叶子形如瓜子,呈椭圆形,叶对生,革质。按瓜子黄杨的叶面大小可分为大瓜子和小瓜子,其中以小瓜子为佳。再来说说豆瓣黄杨,豆瓣黄杨叶面幼圆滑润,形如豆瓣,叶面大小介于大小瓜子之间,按革质的薄厚程度可分为薄中厚三类,叶革越厚叶面越光亮,就使叶面油绿葱葱,同时叶面光泽度越亮植物光合作用越强,这样有利于植物的存活与生长。雀舌黄杨叶形绞长呈长圆倒针状,形如鸟舌故此得名。匙叶黄杨叶多皱缩,薄革质,略长于雀舌,前端圆或钝,往往小尖凸头。这四种黄杨一般生长溪边石缝中,所以也统称水黄杨。珍珠黄杨生长在高山绝顶之上,是高山黄杨的代表,它叶片圆形,小如珍珠,枝干略显苍老、纹理自然,呈鱼鳞状,乃黄杨中的上品,但由于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在下山以后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很难成活,即使经过十几年的驯化也很难有理想的效果。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贵州的黄杨,贵州地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1500米,所以贵州的很多黄杨也有珍珠黄杨的鱼鳞,和珍珠黄杨相比多了一分坚强少了一丝野性,贵州的黄杨喜水耐寒,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无保温过冬。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很多朋友认为水黄杨也是一个品种,其实不是的。我所说的水黄杨是生长在溪水边的小叶黄杨的统称,而有些朋友的水黄杨,其实是叫“水黄杨木”,在贵州叫做“水杨梅”或者“乌棒子”因其形很像黄杨,往往被人认错。还有就是以为“水黄杨木”比黄杨生长快,外形又酷似黄杨,所以常常被人假冒黄杨,以高价卖出。 二.上盆 黄杨一年四季都能种植,最佳季节是在清明到大暑之间即每年的4~7月份。当我们得到一棵黄杨桩时,无论它是下山桩还是熟桩,首先要观察它的天然枝的枝叶,叶子越多,光合作用越强就越容易成活。接着观察黄杨是否有足够多的天然枝,因为黄杨经过多年寒风抑或流水的磨练是很难找到完美的桩子的,在加上黄杨生长缓慢的特性,天然枝的多寡好坏就显得极为重要。说天然枝是以后修剪发展造型的基础一点也不为过。因为黄杨生长环境的原因,在得到黄杨下山桩的时候会经常发现它的根系并不好,其实黄杨的根系发达与否并不是很重要,就算是独根也能成活。漂亮的排根是可以在以后的栽培中养成的。关于栽培黄杨的土质,我比较推崇用山土,特别是经过大雨冲刷过后除去一些厚重的泥浆的细土。 对于用盆,我比较喜欢紫砂,云盆对于黄杨来说太过于瑰丽,反而不能承托出黄杨的大气与稳重。根据树桩是形态和今后创做的思路选好盆后,在盆底的水洞上,用瓦片搭成“井”字型。盆深就搭高,在保证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排水,盆浅就搭矮,在保证正常排水的情况下有利于蓄水。搭好水洞以后,在盆底铺上一层较大颗粒的山土,深浅视盆的深浅而定,大约是盆体的三分之一处。在把树桩放进盆里,找好构想好的角度,再把粗细混合的山土放进盆里,这时土是蓬松的,土与土,土与根之间并没有完全接触,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