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与讨论: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 因巨声会形成耳膜的内外压力差、导致鼓膜破裂,因此,张嘴、捂耳是为了防止巨声造成的耳膜内外的压力差,压破鼓膜。 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医生:可能1、 2、 3、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般听觉保护的常识: 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发炎。 不要大力「醒」鼻子。 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 * * 第3节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识回顾: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那么声音是怎样被耳朵听见的呢? 1 4 3 2 5 6 7 8 9 10 一、耳的结构 一、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外耳 中耳 耳 内耳 一、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外耳道 耳廓 收集声波 声波的通道 外耳 鼓膜 产生振动 鼓室 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听小骨(6块) 传递振动 咽鼓管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中耳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耳 内耳 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维持身体平衡 具听觉感受器,能产生神经冲动 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耳蜗内听 觉感受器 信息 听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廓 放大、传递 传递 2、听觉的形成 声波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外耳道 鼓膜(振动) 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 大脑 形成听觉 问题思考 “失聪”的原因有哪些? ①传导性耳聋: 鼓膜破裂、听小骨损坏等 ②神经性耳聋: 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损伤等 失聪——听不见任何声音。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有关的听神经损伤,药物影响等等 3.耳的另一种作用: 耳除了听觉以外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到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三、探究:为什么要用两耳听 #听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感受器过于敏感会出现晕车、晕船现象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可能……可能……………… 3、设计实验方案:1、……2、………… 4、实验检验: 5、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两只耳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对听觉的猜想: #两只耳朵有利于对声源方位的判断 1、提出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 2、建立假设: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的音量要大? (2)用两只耳来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有关。 (3)可能是左耳听左边声音,右耳听右边声音。 (4)…… 1、提出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 2、建立假设: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的音量要大? (2)用两只耳来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有关。 (3)可能是左耳听左边声音,右耳听右边声音。 (4)…… 课内探究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结 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1、组成中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内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膜的作用是 (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导 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向内传导 D、接受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