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自然地理专题之地球表面形态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地球表面形态 【考纲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高考命题方向 】 1. 结合重大地质灾害考察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结合具体地貌景观图,分析其成因和分布。 3. 以景观图、形态示意图切入考察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合作探究一 地质作用与板块运动 (一)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关系 影响 表现形式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太阳能 重力能 地壳活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使地表 高低不平 使地表 趋于平坦 地球上的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1.辨析:地形与地貌的区别。 2.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内力或外力的依据主要是什么? 依据是能量来源, 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是内力作用, 来源于地球外部的是外力作用。 讨论思考一 地形是从宏观上讲的,侧重于海拔与地形起伏。 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五种类型。 地貌是从微观上讲的,侧重于它的形成原因。 如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 风蚀地貌、流水沉积地貌、冰川沉积地貌等。 (2011年高考山东卷) 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I、II B III、IV C I、III D II、IV 【典型例题1】 D 下面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分析图中河谷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变式训练1】 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沉积作用 ☆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 岩浆活动(火山)、 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答题指导 (二)板块运动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新西兰 冰岛 红海 讨论思考二 3. 从下图中找到你认为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4. 找到以下几组地形,并说明其成因。 a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山 b落基山、安第斯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新西兰 e红海、冰岛 f东非大裂谷 _____ 边界 _______或___ 板块张裂 交界处为____ ,陆地上为____, 海洋形成___。 陆洋 板块间 ____ 边界 形成高大的____ 陆陆 板块间 板块碰撞 例子 边界线类型 地形 对象 类型 【规律总结】 山脉 消亡 海岸山脉 岛屿 海沟 海岭、海洋 裂谷 生长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 日本群岛马里亚纳 红海、东非大裂谷 讨论思考二 5.辨析:海岭与海沟的区别。 海岭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是大 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年轻。属于板块 的生长边界。 海沟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相遇,大洋地壳向下附冲 入大陆地壳形成的。大洋地壳的消亡处,一般其 岩石年龄最老。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大洋中脊 地幔 地壳 海沟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 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 边界属于( )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典型例题2】 C A 【变式训练2】 (2009·上海地理)板块构造 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 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 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回 答(1)~(3)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A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C 合作探究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形态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泰山庐山华山 喜马拉雅阿尔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