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爱铸就的党员标杆 主讲:海安县第三人民医院 * 岁月无语,大爱有痕。她在“精神病专科第一难”的岗位上,整整工作了32年,用大爱之心抚慰深受病痛折磨的心灵,用满腔热情为病人撑起一片蓝天,用辛勤的汗水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用清正廉洁为党旗增辉!她就是海安县第三人民医院的党支部副书记——彭益美同志。 1980年2月,彭益美,这位年方二十出头的卫校毕业生,怀着一颗悬壶济世的仁心,来到当时座落在里下河水乡(仇湖)的精神病院(三院的前身)报到时,眼前那一个个痴痴傻傻的精神病人让她惊呆了:他们有的狂躁不安,有的胡言乱语,有的骨瘦如柴……那一个个陪伴的家属同样让她揪心:他们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泪水涟涟…… 此情此景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从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倾情呵护,去抚平他们所受的痛苦,让这些破碎的家庭早日重现欢声笑语!这一干就是三十二年!这三十二年,她曾是 一位充满爱心的护士;一位尽心尽职的护士长;一位善于管理、关心下属的总护士长; 到如今走上了医院领导者的岗位。这三十二年,她经历了三院的搬迁、发展,直到如今的根深叶茂!三院的里里外外,到处布满了她耕耘的足迹,到处洒满了她辛勤的汗水! 彭益美同志待病人、干工作具备三心:爱心、真心、精心。她把精神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始终付出爱心。“每一个精神病人的家庭都有一部血泪史,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无限的关爱。”记得刚来三院时,彭书记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肺腑之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多少年来,她慈善为怀,接济了多少贫穷困苦的家庭;她慷慨捐赠,送出过多少衣物;她热情呵护,给多少病人喂饭喂药、洗澡更衣;她任劳任怨,被多少个精神病人踢伤、咬伤、抓伤过……这一切的一切实在是难以数计,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如今,她倡导的“视病人如亲人”、“看药进嘴、喂饭进肚”的服务理念,已牢牢铭记在精神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心灵深处。 时至今日,彭书记虽然身负医院党务工作的重任,但是一直奋战在医疗临床第一线,长期兼任着全院的脑电图检查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然而面对那些失去理智的躁狂病人,其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记得有一次,几个家属拽着一个手舞足蹈的壮汉来脑电图室检查,那个躁狂病人一路狂叫:“我没病我没病!我不做检查,杀人啦!”彭书记闻声刚刚迎到门口,病人的一记老拳就重重的砸在她的右眼上。 她顿觉眼冒金星,头晕脑胀,差点就摔倒在地上。患者家属连忙打招呼,她连连摇手说:“没事儿,没事儿,他要是没病绝不会这样。”话虽这么说,但见她右眼红肿,泪流成串!为了让病人及时的得到正确的治疗,她强忍着剧痛,擦掉眼泪,坚持为病人做完检查,作出了准确诊断!连续十多天,她都青肿着眼眶上班,一天也没休息。 不知情的人问她怎么了,她总是微笑着回答,说是不小心摔着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有时一年会碰上好几例,但事后,仍然看到她笑盈盈的穿梭在科室里。她总是告诫我们:碰到这样不顺心的事谁没有脾气,但精神病患者是最特殊的病人,说什么也不容许我们有喜怒哀乐啊! 彭书记把医院职工当成真正的朋友,始终付出真心!她常说:“心里装着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爱戴。”我们三院不算大,但毕竟有一百多名职工。她关爱职工,平易近人。你要是想知道谁家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她如数家珍。谁家住上新商品房啦,谁家的子女考大学啦,哪家的老人病了啦, 哪家的生活遇到困难啦,谁谁的思想有了疙瘩啦,谁谁的工作上遇到拦路虎啦,她似乎心中总有一本账。她身为领导,从来不摆架子,平时我们都亲切地称她“彭大姐”,大家心里有了纠结,或是碰到迈不过去的坎儿,总喜欢向她吐露心声,她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是尽其所能,化解矛盾。 有件事儿让我终生难忘:我婚后生了个胖小子,本来是件大喜事,可是因为小孩的姓氏问题,两家老人意见不一,矛盾激化,我和丈夫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怎么调和也无济于事,似乎只有夫妻分手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看着可爱的儿子,我肝肠寸断,泪几乎都流尽了。 彭大姐得知情况后,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分别找两家的老人做起了思想工作:“年青人成个家不容易啊,孩子的姓氏不过是个代号,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一对双全的父母,一户和美的家庭,一个理想的未来啊……”一次两次三次,她那入情入理的劝慰话语就象一股股甘泉终于融化了两家老人冰冷的心! 在一个家庭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关键时刻,彭书记的热心调解犹如春风化雨,让我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组织的关心!我们三院人同心同德,和和睦睦,彭书记功不可没,是她,凝心聚力,倾情浇灌和谐之花;是她,以博大的胸怀温暖着三院的每一个角落;是她,高举着鲜红的党旗,引领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