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稠油开采技术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稠油开采技术研讨

分 支 井 技 术实例 5、井筒稠油降粘工艺技术 根据油田开发经验,产液粘度低于1000mPa·s时,油才能被通过井筒顺利举升到地面。稠油降粘通常有降粘通常有3种方法,即升温降粘法、掺稀降粘法和化学降粘法。 1)升温降粘 一般是采用电加热方式: ①空心杆电加热; ②电热杆加热; ③加热带加热; ④伴热电缆加热; ⑤加热管加热等。 电加热分点式加热(井下电磁加热器加热)、线性加热。点加热井随加热深度增加,出口温度下降较大;产液量下降,井口温度下降较快;线性加热井产液量的下降对出口温度影响不大。深层稠油的开采应选择线性加热,以保证井筒温度在拐点温度以上。 电加热功率:应用线加热时,随加热功率的增加原油井底温度不变,井筒产液温度上升。对于拐点温度在60℃以内的普通稠油加热功率控制在60?90kW范围;对于特稠油因其拐点温度较高,加热功率必须在100kW以上。 加热深度:取决于油井的供液能力和原油物性的差异:对于普通稠油,一般加热深度在1000m左右即可满足开采需要,对于特稠油一般要求泵上、泵下均要加热,加热深度深。 电加热油井的合理选择:对稠油井而言,产液量的增加并不能显著地改善油稠的影响,并且稠油井产液量的增加还受到稠油井供液能力和生产参数的限制。因此,选井时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油井;这样才有利于发挥电加热的优势和提高电加热井的经济效益。 空心抽油杆电加热装置受到油井深度的限制,当井太深,泵挂超过1700m时,无论电缆强度还是加热功率都限制了泵挂的进一步加深,且耗电量大,举升成本太高,工业化使用受限制。 2)掺稀降粘采油技术 往井筒掺稀可有效降低稠油粘度。稠油稀释粘度下降遵循双对数规律,降粘效果会很显著,有的稠油,掺入50%稀油,在20?50℃范围内,降粘达90%左右;即使掺入30%稀油,亦可降粘近80%。 掺稀油温度越高,稠油与稀油越容易混合:当温度高于50℃后,温度对稠油稀油完全混合时间的影响减弱,混合时间主要受搅拌强度的影响。 掺稀的优点是降粘效果好,粘度无反弹,技术比较成熟,便于集输。缺点是流程复杂,运行费用高,需要稀油源,且泵下掺稀时降低了泵的有效排量,降低了泵效;掺加的稀油可在地面经分馏塔回收并再次利用。 掺稀降粘方式可分单管及双管(含空心杆)掺入和泵上、泵下及泵内掺入。 吐哈吐玉克油田进行了掺稀降粘试验:油藏埋深2300?3400m,地层温度76?97℃,地温梯度2.5℃/100m,原油密度(20℃) 0.95?0.98g/cm3,地面原油粘度(50℃,脱气)达到10000?20000mPa·s,原油凝固点在19?42℃。 1998年4月开始试验, 开展了泵下掺稀及泵上掺稀试验,比先前进行的电加热举升效果好。泵下掺稀泵挂深度1700m,掺入深度1780m,地面泵掺入压力0.5?lMPa左右,稠稀比7:3,平均日产稠油10t;泵上掺稀泵挂深度2000m,地面泵掺入压力3?4MPa,稠稀比7:3,试验1个月后,产油量13t/d,稳定动液面1930m。 3)化学降粘采油技术 将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从油套环空中注入井底,在井下泵的抽吸搅拌作用下与稠油混合,使稠油粘度降低而被采出。化学降粘技术之一是以乳化降粘为代表的降粘技术,在这种乳化降粘技术中,选用较好的降粘剂是非常重要的。较好的降粘剂应具有以下两个特性: 第一,对稠油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形成比较稳定的O/W乳状液,或者对油管、抽油杆表面具有很好的水润湿性,能形成稳定水膜; 第二,形成的O/W乳状液不能太稳定,否则影响下一步的原油脱水。 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吐哈油田、新疆油田都研制出了效果良好的稠油降粘剂。 吐哈吐玉克油田的化学降粘剂XT21可减少稠油的流动阻力,提高稠油流动性。1999年3月17?25日在玉东1井利用XT21进行的现场试验,以20%稀油为携带液,加降粘剂100?200mg/L,可使稠油粘度下降90%以上,使吐玉克稠油泵上掺稀举升工艺在稀油掺入量降低50%以上时仍能维持正常生产。 新疆采油工艺研究院研制的清防蜡降粘降凝剂DC-4,降粘降凝效果也很好;在50014井, 其凝固点由13℃降至4℃(还未凝),粘度由2100mPa·s降至700mPa·s。该剂在五区南油田和桑塔木油田经过9口井2个月的现场试验,获得了17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水平井开采稠油工艺技术 1、水平井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 (1)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稠油 利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稠油,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