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建筑符号的生产性操作研讨
5.4 建筑符号的生产性操作 一个符号代表它以外的某个事物。 《管锥篇》 钱钟书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庄子》 人所共知的符号 管城子、毛锥+中书君(钱钟书早年笔名) 古代的笔的雅号 说明书的作者 表达和交流都必须以操作为前提。 一种从生产信号,到发送信号,接受信号,对信号作出反应的过程 ———符号的生产性操作 这个过程也是符号—功能的转换过程。 信号? 符号? 差别? 电闪雷鸣 山雨欲来风满楼 信号有可能是一种刺激,它不表示任何东西,只是引发和诱导某种东西。 当信号代表它的后承事物时,就成为了一种符号。 CONTENTS (1)信源和信宿 (2)信息交流的水闸模式 5.4.2 信息交流的逆向传译 (1)解码 (2)多义性 5.4.1 信息交流 在信息论的“通讯模型”中,发报方要把想传递的信息变成某种信号,这称为编码(Encoding),这就是制定一套代码系统,借助代码传递信息,而收报方则要把这些信号重新安排为原有意义的序列,这就称为解码(Decoding)。 任何交流都是由输送者所发出的信息构成的,它的终点是接受者。 信息需要输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媒介,媒介作为管道、频道、渠道,可以是口头的、视觉的、电子的或是其他形式的。 媒介要以代码作为形式:言语、数字、书写、音响、图纸、图表等。 5.4.1 信息交流(1)信源和信宿 5.4.1 信息交流(1)信源和信宿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创始人、语言学家雅科布松提出了构成任何语言事件的六个组成因素:语境、信息、媒介、代码、信源(输送者)、信宿(接受者),同时他认为,任何信息都有六种功能:情感功能、意动功能、指涉功能、交流功能、元语言功能、诗性功能,这六种功能对应于上述六个构成语言的因素。 信源 信宿 意动功能 情感功能 信息 媒介 语境 代码 指涉功能 元语言功能 诗性功能 交流功能 5.4.1 信息交流(2)信息交流的水闸模式 埃科在他的《符号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信息交流的水闸模式理论,建立了基本交流结构的模式。 (信宿) 信号 噪声 代码 频道 信号 媒介 信息 终端 源点 信息 媒介 (传感器) (信源) (接受器) (编码) (解码) 源点又称信源,亦即信息源。终点是信息终端,又称信宿。传递物就是传感器。从信源到传感器这一段,属于编码阶段。从接收者(或称接受器)到信宿这一段,属于解码阶段。信息终端就是信宿,收到解码信息后,只要不拒绝接受信息,终端的行为将产生反应或者发生改变。 但是,如果所发生的反应或改变与信息源所期待的有差异,那就表示信息源的信息交流没有成功。而信息源的信息交流之所以没有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1.信息源的信息本身 2.编码噪声 3.解码噪声 5.4.1 信息交流(2)信息交流的水闸模式 5.4.2 信息交流的逆向传译 建筑批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信息交流的水闸模式的逆向还原过程能否成立的问题,也就是说从信宿推导信源的可能性问题,这是检验批评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的一种方法。这种代码的逆向传译结果是多元的,几乎无法还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5.4.2 信息交流的逆向传译(1)解码 《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第二、第三乐章的唐诗来源之争—— 观点一:李白《古风》 《长相思》 观点二:钱起《效古秋夜长》 秋汉飞玉霜, 此风扫荷香, 含情纺织孤灯尽, 拭泪相思寒漏长。 观点三: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一乐章《愁世饮酒歌》 第二乐章《秋寂》 第三乐章《咏少年》 第四乐章《咏美人》 第五乐章《春日醉酒人》 第六乐章《送别》 信息交流的水闸模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间,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编码和解码噪声以及歧义,而这种噪声又与不同的频道有关。频道本身在表现过程中的性质会引起噪声,认为的因素则会使编码和解码偏差出现失真,甚至会出现完全的失真。 5.4.2 信息交流的逆向传译(1)解码 5.4.2 信息交流的逆向传译(2)多义性 多义性又称模糊性、歧义、复义、晦涩、含混、朦胧等。 多义性可以引起读者的多种联想,并且可以丰富作品的语言内涵,从而取得戏剧性和美学效果。 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在他的《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列出了七种类型的歧义,其朦胧的程度逐层提高,这七种歧义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1)一物与另一物相似,但它们却有几种不同的性质都相似,这是一种参照系统的朦胧。 (2)所指的朦胧,由于上下文引起多义的并存,包括词义本身的多义和语法结构的不严密引起的多义。 (3)观念的朦胧,两种意思存在于同一个词中,双关语是这种类型的例证。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场心理学培训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作文“青春情怀”导写及范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4年大学毕业生薪资待遇与行业发展报告.pptx VIP
- 2025年新版招聘看护队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最新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博饼规则(含图及奖品分布).xls VIP
- 2024年~2016年历年事业单位场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8套.docx VIP
- 从商业角度看《孙子兵法》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docx VIP
- 抗精神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x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价值”单元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赏析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