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受热面污染 炉膛:↑→Δt↑→Q↑→t↑ 主要是指在出口附近的受热面 本身:t↓ 六、火焰中心位置——炉膛出口附近的受热面的影响大 对尾部烟道影响较小 1、摆动燃烧器 2、投入不同层次的燃烧器 3、改变配风:总风量不变 上、下二次风量的改变 4、Rx↑,↑ 煤质变化 第七节 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 设计上: 辐射过热器与对流过热器合理配合,增加辐射过热器吸热比重,降低对调节汽温手段的依赖。 设计和运行: (一)蒸汽侧汽温调节 (二)烟气侧汽温调节 (一)蒸汽侧汽温调节方法 冷却蒸汽,使之温度降低。 1.面式减温器方案:水质处理水平不高时采用,调节 反应缓慢,现已很少采用。 2.喷水减温器方案:给水品质提高,采用给水直接喷入蒸汽减温。一般分2级,第一级在屏前,喷水量较大些,保护屏,粗调;第二级在末级对流前,细调。大机组有三级。一般总喷水量为容量的5%~8%。 1、喷水减温器 影响蒸汽质量,对水质量要求高 反应速度快,幅度大 给水(大锅炉) 自制冷凝水(小锅炉) 喷水式占D的5%~8% 降温调节:(过热器) 设计时:60%的De汽温达额定值 额定值: 当D60%De时,为起温状态 通过喷水减温调节蒸汽温度 对再热器,常用于事故喷水 2、汽-汽加热器 调再热蒸汽温度 用过热蒸汽,加热再热蒸汽 再热器设计时100%De时,蒸汽温度达额定值 低于100%De时蒸汽欠温 (过热器)60%De时,达额定汽温,大于60%De以上时,汽温高于额定状态 由减温器调节出口汽温达额定值 调节汽温,保护设备 (再热器)100%De,达额定值 低负荷时,处于欠温状态 喷水量ΔD↑→D↑中亚缸进汽量↑做功↑ 在外界D不变时,高压缸做功↓ η↓ 事故喷水:①保护②调温 ※滑压运行:(书上P161) D↓p↓可达30%De,汽轮机汽门全开,节流损失≈0。η↑ (二)烟气侧汽温调节方法,主要针对再热器调温 1.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的调整 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以改变其后对流受热面吸热量,不很精细。 2.尾部烟道内设置烟气分流档板 尾部烟道的某一段分为两个通道 某级过热器与省煤器分别布置在两烟道中 用档板调节通过两侧的烟气流量,改变传热。采用较多,主要用来调节再热汽温。再热汽喷水1%,循环热效率降低0.1%~0.2%。但变压运行可以。变压运行时高缸排汽温度基本不变,影响不大,可采用。 3.烟气再循环 将一部分烟气从预热器前用再循环风机抽出,从炉膛下部冷灰斗或炉膛上部送入(很少用)。 锅炉的设计和运行中,通常采用几种调节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求调节灵活和可靠。 本章作业 1、什么叫热偏差?影响热偏差的因素有哪些? 2、什麽叫锅炉的汽温特性?说明辐射式过热器和对流式过热器的汽温特性。 3、影响锅炉过热蒸汽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各如何影响? 4、汽温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再热器系统与调温 再热器与过热器布置的原则基本一致,再热器一般均为对流式,分为低温段与高温段, 原则上再热器蒸汽不能采用喷水调温方式(经济性考虑), 只设置事故喷水减温,在汽温过高时采用。 第四节 热偏差 并列管中,由于吸热不同、结构不均、流量不均,造成出口焓增不同的现象 φ大,偏差严重,φ→1最好。 一、热偏差的概念 二、热偏差的危害 虽然管组出口蒸汽平均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但个别受热面管子(偏差管)吸热偏多,引起该受热面管金属超温,造成高温蠕变损坏 对不同类型的过热器,管壁金属温度与管内工质温度的关系约为: 辐射式过热器:twb=tg+100℃ 对流式过热器:twb=tg+40℃ 三、造成热偏差的原因 —主要是设计上,也存在运行因素 1.管外烟气侧吸热不均匀 2.受热面结构不均匀 3.平行各管中的流量不均匀 1、结构不均 ηF≈1 多管圈,弯头数,管长度,不同 阻力不同,流量偏差和热偏差 制造 2. 吸热不均 ηq 1、烟气温度场和速度场不均 2、残余旋转 3、火焰中心偏斜 4、结渣 炉内—— 偏差 本身 5、烟气走廊,间隙大处阻力小,烟气流量↑ 6、左右侧风机不同步 3、流量不均 ηG 强制流动吸热特性和流动特性 吸热强的管中流量G↓——危险 比容v↑ 流动速度w↑ ⊿p不变,G↓ 联箱连接方式引起的压降不同造成 流量不同 (1)联箱效应 平行管进出口间的压差分布由联箱内的压力分布特性(和管子本身的阻力特性)所决定。 在各平行管的管子结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管子的阻力不均匀可以不计。 不同联箱布置方式产生不同压力分布特性 不合理的联箱联结方式,会导致流量不均。 (2)管外烟气的吸热不均匀在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