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变质条件P-T精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书目 变质岩岩石学 贺同兴等1988地质出版社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 都城秋穗1979地质出版社 变质岩成因 温克勒1980地质出版社 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 王仁民等1987地质出版社 Metamorphic Petrology F.J.Turner 1981 变质作用P-T-t轨迹 韩郁菁编著1993地质大学出版社 Metamorphic 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Frank S.Spear and Simon M. Peacock 1989 28th International Geologycal Congress Short Course in Geology:Volume 7, 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ephism. Ⅰ.Heat transfer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regions of thickened continental crust. England,P.C.and Thompson,A.B.1987, J.Petrol.,vol.25,pp.894-928 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ephism .Ⅱ. Their influence and interpretation using mineral assemblages in metamorphic rocks, Thompson,A.B. and England,P.C. 1984, J.Petro.,lvol.25,pp.929-955 变质作用P-T条件研究   一、变质作用因素 一、变质作用因素 二、温 度 ? (一)基本概念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流(Q) -在导热物体内,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传热方向单位截面的热量。 Q= - λdT/dZ mW/m2 热传递的三种机制-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不同构造区的热流分布 Q= - λdT/dZ 地壳中的热流 Qc = Qr + Qm 地壳总热流 = 地壳岩石生热量+地幔热流补给 地壳岩石生热量由两部分组成: 生成热-由矿物放射性蜕变产生的热量。 反应热-由变质反应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Q= - λdT/dZ q = λ? dT/ dZ 不同岩石类型的平均生热量 不同岩石和矿物热导率(λ ) 二、地热梯度 热流表达式 q = λ? dT/ dZ 地热梯度表达式 dT / dP =1/λ?(q+Qm) λ = 地壳、岩石热导率(K) q = 地壳生成热(A) Qm = 地幔的正常热补给 不同地壳环境中的地温梯度 二、变质带、变质反应带(级) 研究变质PT强度分带 1、变质深度带(Becke; Graubamann;) 浅带 epi zone 中带 meso zone 深带 kafa zone 变质作用强弱(深浅)与深度有关 变质程度高、形成时代早。 2、递增变质带 progressive metamorphic zone(Barrow; Tilley) 用特定原岩中,特征变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野外)划分变质强度的标志。变质带是温度递增的标志。 变质作用与温度有关--同一变质带是等温带。 二、变质带、变质反应带(级) 3、变质反应带(级) metamorphic reaction grade Winkler(1976)认为:矿物的出现和消失是变质反应的结果。等变线的实质是变质反应线。特定原岩中,某一 特征矿物出现的条件复杂,可由多个变质反应形成,所代表的P-T条件也不相同。 变质反应带 是指在特定变质反应基础上的等变质级。即以变质矿物的空间变化及其所代表的变质反应划分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