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电子能谱分析法 什么是电子能谱分析法? 电子能谱分析法是采用单色光源(如X射线、紫外光)或电子束去照射样品,使样品中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射出来,然后测量这些电子的产额(强度)对其能量的分布,从中获得有关信息的一类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 俄歇电子能谱法(AES)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 紫外光电子能谱法(UPS) 第一节 俄歇电子能谱法 俄歇电子能谱法是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束(或X射线)激发样品俄歇效应,通过检测俄歇电子的能量和强度,从而获得有关材料表面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信息的方法。 一、基本原理 光谱分析中已描述了原子中的电子跃迁及其俄歇电子的发射过程。 俄歇电子的激发方式虽然有多种(如X射线、电子束等),但通常主要采用一次电子激发。 因为电子便于产生高束流,容易聚焦和偏转。俄歇电子的能量和入射电子的能量无关,只依赖于原子的能级结构和俄歇电子发射前它所处的能级位置。 1.俄歇电子产额 俄歇电子产额或俄歇跃迁几率决定俄歇谱峰强度,直接关系到元素的定量分析。俄歇电子与特征X射线是两个互相关联和竞争的发射过程。对同一K层空穴,退激发过程中荧光X射线与俄歇电子的相对发射几率,即荧光产额(?K)和俄歇电子产额( )满足 =1-?K (13-1) 俄歇分析的选择 通常 对于Z≤14的元素,采用KLL俄歇电子分析; 14Z42的元素,采用LMM俄歇电子较合适; Z42时,以采用MNN和MNO俄歇电子为佳。 为什么说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是一种表面分析方法且空间分辨率高? 大多数元素在50~1000eV能量范围内都有产额较高的俄歇电子,它们的有效激发体积(空间分辨率)取决于入射电子束的束斑直径和俄歇电子的发射深度。 能够保持特征能量(没有能量损失)而逸出表面的俄歇电子,发射深度仅限于表面以下大约2nm以内,约相当于表面几个原子层,且发射(逸出)深度与俄歇电子的能量以及样品材料有关。 在这样浅的表层内逸出俄歇电子时,入射电子束的侧向扩展几乎尚未开始,故其空间分辨率直接由入射电子束的直径决定。 2.直接谱与微分谱 直接谱:俄歇电子强度[密度(电子数)]N(E)对其能量E的分布[N(E)-E]。 微分谱:由直接谱微分而来,是dN(E)/dE对E的分布[dN(E)/dE-E]。以负峰能量值作为俄歇电子能量,用以识别元素(定性分析),以峰-峰(正负峰高度差)代表俄歇峰强度,用于定量。 3.化学位移与伴峰 原子“化学环境”变化,不仅可能引起俄歇峰的位移(称化学位移),也可能引起其强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的交叠,则将引起俄歇峰(图)形状的改变。 原子“化学环境”指原子的价态或在形成化合物时,与该(元素)原子相结合的其它(元素)原子的电负性等情况 如:原子发生电荷转移(如价态变化)引起内层能级变化,从而改变俄歇跃迁能量,导致俄歇峰位移; 又如:不仅引起价电子的变化(导致俄歇峰位移),还造成新的化学键(或带结构)形成以致电子重新排布的化学环境改变,将导致谱图形状的改变(称为价电子谱)等。 化学位移示例 伴峰 由于俄歇电子逸出固体表面时,有可能产生不连续的能量损失,从而造成在主峰的低能端产生伴峰的现象。 如:入射电子引起样品内壳层电子电离而产生伴峰(称为电离损失峰);又如:入射电子激发样品(表面)中结合较弱的价电子产生类似等离子体振荡的作用而损失能量,形成伴峰(称等离子体伴峰)等。 二、俄歇电子能谱仪 主要组成部分:电子枪、能量分析器、二次电子探测器、(样品)分析室、溅射离子枪和信号处理与记录系统等。 样品和电子枪装置需置于10-7~10-8Pa的超高真空分析室中。 俄歇电子能谱仪中的激发源一般都用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易实现聚焦和偏转,并获得所需的强度。电子束斑点通常为0.05 mm×0.05mm。而场发射或高亮度热发射在磁透镜的作用下,可以得到直径≦30 nm的入射束。 电子能量分析器是电子能谱仪的中心部位。主要有阻挡场分析器(RFA)和圆筒镜分析器(CMA)两种。目前主要采用CMA,主要是它具有点传输率很高,有很好的信噪比特性,灵敏度比前者高出2~3个数量级。 俄歇电子能谱仪发展 初期的俄歇谱仪只能做定点的成分分析。 70年代中,把细聚焦扫描入射电子束与俄歇能谱仪结合构成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可实现样品成分的点、线、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