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城疫(ND)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新城疫(ND)研讨

禽类传染病 一、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ND) 新城疫也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 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本病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根据发现地名而命名为新城疫。 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1928年我国已有本病的记载,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1、病原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完整病毒粒子近圆形,有囊膜,在囊膜的外层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物或称纤突,具有能刺激宿主产生抑制红细胞凝集素和病毒中和抗体的抗原成分。 病毒核酸类型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 本病毒存在于病鸡所有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以脑、脾和肺含毒量最高,骨髓含毒时间最长。 NDV能在鸡胚中生长繁殖,以尿囊腔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强毒株在30~60h死亡,弱毒株3~6d死亡。 死亡的鸡胚,以尿囊液含毒量最高,胚胎全身出血,以头部、足趾、翅膀出血最为明显。 NDV一个很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就是能吸附于鸡、火鸡、鸭、鹅及某些哺乳动物(人、豚鼠)的红细胞表面,并引起红细胞凝集(HA),这种特性与病毒囊膜上纤突所含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有关 这种血凝现象能被抗NDV的抗体所抑制(HI),因此可用HA和HI来鉴定病毒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抵抗力 NDV对乙醚、氯仿敏感。 病毒在60oC 30min失去活力,真空冻干病毒在30oC,可保存30d,在直射阳光下,病毒经30min死亡。病毒在冷冻的尸体可存活6个月以上。对pH稳定,pH3~10不被破坏 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5%漂白粉、70%酒精,20min即可将NDV杀死。 2、流行病学 鸡、火鸡、珠鸡及野鸭对本病都有易感性,鸡最易感。各种年龄的鸡,易感性也有差异,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两年以上鸡较低。水禽(鸭、鹅)对本病有抵抗力,但可从鸭、鹅中分离NDV。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对鹅也有致病力的NDV,值得注意。哺乳动物对本病有很强的抵抗力,但人可感染,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以及在流行间歇期的带毒鸡,但鸟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受感染的鸡在出现症状前24h就能排出病毒。 而痊愈鸡带毒排毒的情况则不一致,多数在症状消失后5~7d就停止排毒。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鸡蛋也可带毒而传播本病。创伤及交配也可引起传染,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均可机械地传播病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 近年来,由于免疫程序不当,或有其它疾病存在 抑制ND抗体的产生,常引起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而呈现非典型的症状和病变,从而给防制新城疫带来较多的困难。 3、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病毒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后,先在呼吸道和肠道内繁殖,然后迅速侵入血流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 病毒在血液中损伤血管壁,引起出血、浆液渗出和坏死变化,严重的消化紊乱即由此所致。同时由于循环障碍引起肺充血和呼吸中枢紊乱,结果导致常见的呼吸困难。 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d,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症状而迅速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oC,食欲减退或废绝,有渴感,精神萎靡,不愿走动,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眼半开或全闭,状似昏睡,鸡冠及髯渐变暗红色或暗紫色。 典型的症状 病鸡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呼吸。 嗉囊内充满液体内容物,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 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排出蛋清样的排泄物。 有的病鸡还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等,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亡。病程约2~5d。 亚急性慢性症状 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渐见减轻,但同时出现 神经症状,患鸡翅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 反复发作,最终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d死亡。 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病死率较低。 1月龄内的小鸡病程较短,症状不明显,病死率高。 4、病变 本病的主要病变是全身黏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系统肿胀、出血和坏死,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明显。 嗉囊充满酸臭味的稀薄液体和气体。 腺胃黏膜水肿,其乳头或乳头间有鲜明的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这是比较特征的病变。 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 由小肠到盲肠和直肠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 心冠脂肪有细小如针尖大的出血点。 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显著充血。 脾、肝、肾无特殊病变; 5、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