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兽医医药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研讨
中兽医药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黄一帆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保健研究所 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在人类崇尚自然的思潮影响下,传统医药学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动物健康养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迫切的需求,中兽医药科学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灿烂结晶之一的中兽医药学,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与现代兽医药学相互补充,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的动物医疗保健体系。 一、科学发挥中兽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1. 中兽医药学的主要特色 一门科学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往往取决于它的优势和特色。中兽医药学的两大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赋予了这门科学以巨大的发展潜力。 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动物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他们和谐统一之时,就“阴阳平衡”,处于健康正常状态;当平衡遭到破坏之时,就出现病理状态。当今科学强调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等理论,可以看作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发展。 3. “法无定法”的“辨证论治” 传统医药学提出的“证”,是对整个机体平衡失调的概念性表达。相应的,中医的治疗也是多层次,多途径的作用。“辨证论治”的“法无定法”,灵活变通,随证而治的理论与实践,是一种系统化的措施。而这正是现代医学无可比拟的特色。 4.调整疗法的动员医学观 在人和动物疾病的治疗上,传统医药学采用的是调整疗法,主要是调动自身的生命力和康愈能力;现代医学采用的是对抗疗法,如拮抗、补充、替代等方法。 调整疗法的医学观,实际上是通过培养“正气”来提高自身痊愈能力和健康能力的动员医学。这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恰好是吻合的。这种优势应该成为21世纪中后叶的研究突破口。 二、科学认识中兽医药 的发展趋势 1.正确看待国际重视传统医药学的现象 上世纪末,西方医药界开始对中医药学发生兴趣。世界中药学会于1994年在美国洛杉矶成立,西方的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中医药专业课程或成立中医药研究中心。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开始接受中药复方制品。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德、美、日等发达国家日益被重视。在媒体的宣传下,国际上似乎已经出现“中医药热”。 实际上,这种“热”还没有真正出现。 目前中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所占份额还不足3%,兽用中药和制剂尚未见统计数据。 国外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真正感兴趣之处,主要是从植物药中筛选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经人工合成或半合成,进入产业化生产。 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际医药市场仍是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药占主导地位。 2.理性分析国内“中医药热”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热”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大有升温之势。各地厂家纷纷上马中药生产线和研发中药产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方面的情况更是热火。 但是每逢像禽流感或今夏南方地区猪的流行性无名高热这样的重大疫情,临床用药仍然以疫苗和抗生素为主。这说明要通过中兽医药来根本解决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3.科学认识中兽医药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规律表明,只有基础理论的突破才是一门科学历史性发展的标志。 20世纪上半叶频繁的战乱,使得中医药学和中兽医药学没有取得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研究出现了如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原理、青蒿素治疗疟疾等等重大历史性成果,但这些还不足以带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飞跃 。 与当代世界前沿学科的科技成果相比,中医药学和中兽医药学的生命力、影响力以及带动力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一些人的盲目乐观,或是急功近利的炒作,对中医药和中兽医药科学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虽然20世纪下半叶中医药学和中兽医药学的科研重大成果没能导致基础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但是为21世纪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蓄发了中医药和中兽医药理论飞跃的原动力。相信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中医国际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