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数学上下册教案及导学案研讨.doc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级数学上下册教案及导学案研讨

八年级数学上下教案导学稿 姓名 学号 班级 教者 课题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 课型新授时间第十章第8课时备课组成员主备审核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应用判定条件1、2、3解决有关问题. 2、了解通过以比例形式、等积形式寻找一对三角形相似的论证过程.重 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判定条件1、2、3,并会运用它判定三角形相似.难 点难点是探索几何命题的说明思路以及例4这种探索性题目的分析思维方法学习过程旁注与纠错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得分 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共有三种方法: (1)两角对应相等;(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3)三边对应成比例。 2、要做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另一个框架的一边长为6,怎样选料可以使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图,在⊿ABC中,AB=12,BC=18,AC=15, D为AC上一点,CD= eq \f(2,3) AC在AB上找一点E,得到⊿ADE, 若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求DE的长。 4、在⊿ABC中,AB=8cm,BC=16cm,点P从点A开始 沿A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 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 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后⊿PBQ与⊿ABC相似? 二、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4种) 2.叙述平行线判别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判定条件1、2、3。 其中判定条件1、2、3的说明思路是什么?(①作相似,证全等;②作全等,证相似). (二)讲解新课 例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 (1)图中有哪几对相似三角形?请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并说明理由; (2)AC是哪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为什么? 解:(略).详见课本P124例4。 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指出要使△ABC∽△CBD应有点A与C, C与D,B与B成对应点,对应边分别是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例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N分号在AB、BC上,AB=4,AM=1,BN=0.75。 (1)△ADM与△BMN相似吗?为什么? (2)求∠DMN的度数。 解:(略) 详见课本P124例5。 例6、如图,当BD与a、b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指明对应关系) 解:(略). BD= eq \f(b2,a) 或BD= eq \f(b eq \r(a2-b2) ,a)  探索性题目是已知命题的结论,寻找使结论成立的题设,是探索充分条件,所以有一定难度.为了降低难度,本题中给了探索方向,即“BD与a、b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这种题目体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有好处,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但由于有一定难度,只要求学生了解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不应提高要求或增加难度. 三、课堂练习 课本P101练习题 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前面判定任意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同样适用. (2)关于探索性题目的处理.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02~103习题10.4 第7、8、11题 六、中考链接 如图,矩形ABCD中,AB=12厘米,BC=6厘米.点P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设另一个框架的另两边长分别是x、y (x<y)则有 (1) eq \f(3,6) = eq \f(4,x) = eq \f(5,y)  (2) eq \f(3,x) = eq \f(4,6) = eq \f(5,y)  (3) eq \f(3,x) = eq \f(4,y) = eq \f(5,6) 三种情况。 学生默写 回忆比例中项概念。 说出解题思路 说明△ABC∽△CBD、 △ACD∽△CBD的理由,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9.1 分式 课时目标 1.掌握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掌握分式是否有意义、分式的值是否等于零的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