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称谓注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称谓注解

满洲分为五等爵: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顺治六年定为十二等级 清制,亲王、世子、郡王的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侧福晋。福晋,满语,妻子或贵妇之意。额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其冠服比福晋降一等。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咨送礼部都入册 阿哥: 阿哥也是满语音译,其意为哥哥,它有两个义项.一是 清代满族宫廷称皇子,可按排行称阿哥,如大阿哥,二阿哥等.二是 旗人的贵族称儿子,此处尤须注意阿读四声,哥读轻声. 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王爷:(包括亲王和郡王) 王爷是皇帝的直属亲戚但不一定是皇帝的兄弟,地位没有亲王高。历史上由有很多异姓封王,如吴三桂就是其中之一,不单单异姓还是异族。且王爷也要看亲属关系,如亲王就是最高的根绝位有一定关系。 王爷的封尚则较为广泛,例如拥有皇族血脉而非正统皇族因立战功,对国家有杰出贡献。亲王与王爷都是世袭的,在清朝,满族与皇室沾亲切立过大功者通常封为王爷。 亲王: 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一般为皇亲宗室) 一般来说 亲王较于王爷高,亲王只能是黄族嫡亲,也就是说,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子嗣 皇族女室的丈夫(皇帝的兄弟和儿子) 郡王: 郡王是亲王的儿子 皇帝的儿子封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封郡王,从爵位上讲,亲王的等级更高些。通常,爵位是世降一级,亲王的儿子降为郡王,郡王的儿子降为贝勒……不过有所谓“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亲王就是有血缘关系的,郡王是册封的 贝勒:(贝勒是属于爵位名,而不是官名) (贝勒-贝勒是皇族的一个封爵,可以是皇帝的儿子,也可以是其他皇族的承继人。清制,入八分皇族的爵位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护国公,镇国将军等,非皇族不能封(除了乾隆间的福安康封贝子)是有一定的续承关系。 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全称多罗贝勒。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统称为八和硕贝勒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号后金,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 、侄阿敏为二贝勒 、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共同听政,其地位尊于其他贝勒。史称四大贝勒。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即位后,废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的旧制,建立贵族封爵制度。以后,逐渐形成12级封爵制。贝勒在亲王、郡王之下,其名号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太宗崇德年以前的贝勒,实即后来的亲王。受封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有世袭、恩封、功封和考封等获取途径。归附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此封爵制,在亲王、郡王下置贝勒爵。 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亲王。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阿哥”是皇上的儿子这一点毫无疑问 而贝勒则是较差一些的爵位了,不一定是皇子阿哥,就是一般的王子也可以封贝勒的 贝子:(贝勒所生的儿子) 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贝子一直在辽时就出现了,是契丹族的王子,或地位很高的高外戚之子 公主:皇帝的女儿 皇帝的女儿并非一生下来就受封公主,也并非个个都受封公主。在获得正式的公主封号之前,皇帝的女儿一般称为小格格、小公主,这里的小公主只是俗称,并非真正获得封号的意思。可见公主比格格大 郡主: 每一个郡王(爷)女儿叫郡主。(郡主是皇帝兄弟的女儿) 格格:(只有清朝叫格格,其他朝都叫公主,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 格格不是公主的意思,在清朝初年,一些身份低贱的后妃也被称为格格 公主是格格,格格却不一定是公主。地位最高的是固伦格格,其次是和硕格格,王爷家的格格一般是多罗格格,都是封号。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不过此名称平民百姓不能用,它仅限于对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 (真正称呼为格格的是从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亲王的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的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的女儿称“固山格格”,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顺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郡主-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 县主-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 郡君-贝勒(全称多罗贝勒,位低于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即郡君 县君-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位低于贝勒)之女称固山格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