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_(v2.2)课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专场|2014.10.16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黄吉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目录目录第二章建筑结构的稳定验算、刚重比第三章基于广义翘曲理论的复杂剪力墙承载力设计第四章周期比与结构高度的关系第五章楼层扭转及竖向构件扭转的控制实际的建筑结构通常区分为三种类型弯曲型结构剪切型结构弯剪混合型结构基于理想纯弯和理想纯剪的悬臂杆件,研究建筑结构的剪重比近似公式是振型参与系数是频率方程特征根是已知常数建立了周期不同的规则的框架结构、框筒结构、剪力墙结构各13个模型,并选取了9个相对规则的单塔楼实际工程模型周期从0.08秒到16秒不等,取9度抗震设防,二类场地,第一地震分组,阻尼比5%,加速度谱按抗震规范[1],6秒以后按6秒取值。分别采用近似公式和有限元软件PMSAP计算剪重比近似公式与有限元软件吻合很好只要知道结构的基本周期T,即可用计算器估算出结构剪重比弯曲型结构周期比例剪切型结构周期比例1)特征周期较短、周期较长的结构,其剪重比总是不能满足规范限值;2)最为规则、标准的弯曲型和剪切型结构,依然可能出现剪重比不足;3)如果不认为长周期是问题的话,剪重比是否满足规范限值,与结构形式、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没有明显关系。不能认为剪重比不满足要求的结构,在设计方案剪重比主要取决于结构的周期和阻尼比,缩短周期、降低阻尼是提高剪重比的直接有效的手段。结构形式、结构布置对剪重比有一定影响,但不甚明显,对于基本周期位于1.5s到6s之间的结构,调整结构使之趋于弯曲型,可以使剪重比有一定提高。通常效果不明显,比较困难。一般不太必要。基本周期位于加速度控制段:等比例调整基本周期位于位移控制段:等增量调整基本周期位于速度控制段:插值确定θ法目录第三章基于广义翘曲理论的复杂剪力墙承载力设计第四章周期比与结构高度的关系第五章楼层扭转及竖向构件扭转的控制实际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分布形式上都有可能远离倒三角形式有必要考虑最一般的等效公式二者适用对象均为立面规则的单塔楼结构多塔结构,要分成单塔验算单塔结构,要掐头去尾去掉地下室去掉顶部附属结构(作为荷载)不能简化成均匀悬臂柱的房屋建筑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应采用BUCKLING分析的结构(不宜用刚重比)应采用BUCKLING分析的结构(不宜用刚重比)应采用BUCKLING分析的结构(不宜用刚重比)稳定特征值问题:从弹性稳定理论本身看,当稳定特征值大于1,则结构不会失稳规范稳定验算的出发点是控制二阶效应为了与规范精神上保持一致:稳定特征值大于10,可以认为通过稳定验算稳定特征值大于20,可以认为无须考虑二阶效应目录第四章周期比与结构高度的关系第五章楼层扭转及竖向构件扭转的控制第二章建筑结构的稳定验算、刚重比拆成多个一字形墙肢或端柱分别配筋不能考虑相关联墙肢的共同工作,计算结果往往过于保守相关联的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墙肢和端柱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技术难点:必须放弃平截面假定墙肢间的协同变形: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针对复杂剪力墙承载力设计问题,我们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软件研发工作,提出了复杂剪力墙承载力设计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复杂剪力墙截面上引入广义翘曲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可以摆脱平截面假定的束缚,有效考虑墙肢间的相互影响,并得到合理的配筋设计结果截面任一点处的正应变在广义翘曲基下展开:基于Lagrange定理建立系统的广义力-广义位移关系:此基本关系适合于线性问题,也适合于非线性问题建立截面的基本平衡方程:引入性能控制方程完成配筋设计已知钢筋、钢材分布完成承载力验算性能指标I:反应了刚度的退化性能指标II:反应了截面的安全储备PKPM正致力于研发基于广义翘曲理论的“复杂剪力墙体系承载力设计软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算例:广义翘曲截面法VS平截面法算例1:单肢墙,面内偏心受压计算配筋率:计算配筋率:翘曲截面法1.70%平截面法1.57%算例1:单肢墙,面内偏心受压截面应变云图,平截面假定基本成立1.57%1.70%算例2:L型墙,双向偏心受压计算配筋率:翘曲截面法2.32%平截面法1.25%算例2:L型墙,双向偏心受压截面应变云图,平截面假定不成立1.25%2.32%算例3:三肢组合墙,双向偏心受压计算配筋率:翘曲截面法1.74%平截面法0.69%1.74%0.69%截面应变云图,平截面假定不成立算例3:三肢组合墙,双向偏心受压当前设计软件对于结构中的剪力墙构件,内力分析比较精细,配筋设计则相对粗糙,二者存在明显的脱节和不匹配,精细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不能充分利用研究复杂剪力墙承载力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设计软件,工程实际意义显著,是很有价值的研发方向目录第五章楼层扭转及竖向构件扭转的控制第二章建筑结构的稳定验算、刚重比第三章基于广义翘曲理论的复杂剪力墙承载力设计周期比与结构高度的关系第四章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