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8 文言虚词.docVIP

语文高考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8 文言虚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8 文言虚词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 自主命题省份3年多考。2015·安徽,5,3分; 2015·广东,6,3分; 2015·山东,10,3分; 2015·湖南,6,3分; 2015·四川,9,3分; 2015·北京,10,2分;2015·天津,10,3分; 2015·浙江,17,3分。考纲: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北京、天津、山东、安徽、四川卷等考查了这个考点。题型多为客观选择题。 从自主命题省份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考查涉及的内容基本在考纲规定的范围内,15个文言虚词都涉及了,次数最多的是“以”,其次是“而”“之”“为”“其”“乃”,也涉及考纲没做要求的虚词,如“见”“更”“相”等。因此复习备考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考纲规定的这15个虚词还是不够的,适当扩展是需要的。根据3年来的考情,可预测2016年文言虚词仍是有些自主命题省份的必考点。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3·四川,9,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这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遂。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越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训迪后,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生。大德中卒。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移书官,祠履祥于乡。至正中,赐谥文安。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负其经济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历历可据以行 使工以药淬之 C.且举先儒之言 且贰于楚也 D.履祥则亲得之二氏 徒慕君之高义也 【解析】 C.且:连词,并且。 A.其:代词,这些/代词,他。 B.以:介词,凭借/介词,用,拿。 D.之:代词,这些,指何基、王柏的品性/助词,的。 【答案】 C 【答题方法】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考生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本次考试重点考查了“其、以、且、之”四个词。A 项两个“其”均为代词,代他的;B 项分别为连词表承接和介词,用;C项同为连词表递进;D 项分别为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 考点规律揭秘 一.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 用法归纳 介词 表工具、方法等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宾语前置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 表原因 且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因、由于 表时间、处所,同“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牧羊》 在、从 表对象,同“与”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和、跟、率领、带领 连词 表并列或递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而、又、而且、并且 表承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