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阳事迹报告1研讨
用生命铸就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脊梁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玉华
我和罗阳共事10年,他是我们的好班长,也是我们的好兄弟,是我们企业的领航人、掌舵人,是忠于祖国、献身航空的楷模。
罗阳在航空工业战线整整奋斗了30年。第一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员;第二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研究团队领导;第三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制造大型国有企业领导。2002年他任沈飞公司党委书记,2007年担任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下,沈飞相继研制成功5个型号的先进战机,一架架战鹰翱翔祖国蓝天。大家都知道的歼—15飞机,就是这些先进战机之中的一个。他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立下了卓越功勋。
罗阳是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我是研制现场副总指挥,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他为歼—15飞机早日腾飞走过的日日夜夜。我清楚地记得,是他提出了“面向制造的设计”和“面向设计的制造”的新理念,创造了“厂所一体、设计制造一体协作攻关”的新模式;是他紧紧跟踪世界航空技术最新动态,组建了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攻坚团队,带领沈飞奋力攀登先进航空制造技术新台阶;是他在歼—15飞机研制最紧要的关头,发出沈飞公司历史上第一个总经理令,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加快研制进程,终于攻克了难关。歼—15飞机从立项论证到设计发图,从设计图纸到首飞成功,从试验试飞到辽宁舰上成功起降,实现了我国航母工程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沈飞公司这几年一直是多个型号飞机并行制造,科研生产任务非常繁重。我有时劝罗阳:“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不行就放弃一个吧。”可他一个都不放弃,在任务节点上从来没有退缩过。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一定要“跳起脚来够一够”,一定要完成任务!有一次,我们拼到年底最后一天,终于完成了年度生产任务,罗阳请班子成员和家属坐到一起吃饭。当他给我敬酒时,我想到这一年简直是拼命干过来的,太不容易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像兄长一样拍着我的肩膀,感慨地说:“小苗,我知道你们很累!可是咱们都得挺住,航空报国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在罗阳的带领下,沈飞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实现职工收入翻一番。沈飞的军机生产捷报频传,民机生产红红火火。现在,沈飞交付民机的速率达到了一天一架,在国外供应商评级中获得最高分,有力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能力!
面对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面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都感到担子重、压力大,罗阳的担子比我们更重、压力比我们更大,但他说:“沈飞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长子就得拿出长子的样子来!”
11月25日,罗阳突然离开了我们。我想起,和罗阳见的最后一面,是在11月7日。早上一上班,他就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向我交代3件事。他说,他8日要去珠海参加航展,不在单位期间,由我找设计人员,把飞机研制的一个质量上的事再碰一下,抓紧时间做完,不能影响装配。另一件事,找试飞站的人,把年底前要完成首飞的那架飞机的计划好好研究一下,研制周期节点很紧迫了,要以小时为单位排计划。第三件事,要我协调他18日上舰的事。
人们都说,看到罗阳,就懂得了什么叫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脊梁。在他身上,体现了航空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报国情怀,体现了军工人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体现了国企责任人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体现了共产党人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
亲身感受罗总的劳累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秘书科科长任仲凯
罗阳的突然离世,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肯相信是真的。我心目中的罗阳,永远充满着激情和活力,怎么可能说走就走了呢!沈飞人都说,罗阳完全是过度劳累累倒的。
说起罗阳的劳累,就要说到我们沈飞的“711”和“724”工作制。“711”是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724”是攻坚大干时期吃住在厂,关键时刻24小时通宵达旦地生产。论711、724,罗阳是沈飞第一人,谁也比不过他!
2009年,我从基层分厂来到公司办公室,给罗阳当秘书。我在罗阳身边工作的这几年,正是沈飞多个机型同时并进、军机民机同时并进、主业辅业同时并进,年年大干、全年大干的时期。对罗阳,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满。我感觉,他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他吃饭速度非常快,吃完起身就走。出差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就在路边小店随便吃一口。每次我陪他出去开会,都是事先定好返程票,极少参加会议主办方安排的参观活动。
一天深夜11点多,罗阳赶到一个分厂。车间里灯火通明,分厂领导正和技术人员做一项产品试验。罗阳对这个产品关注了很久,带来了突破新技术的好点子,带着大家反复试验,等到生产出合格产品,天已放亮。罗阳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简单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