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科版八下) 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ppt

《思想品德》(教科版八下) 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教科版八下) 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ppt

《思想品德》(教科版八下)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本册教材的总体构想 ;第一单元 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 第三课 做大自然的朋友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四课 共同的需要 第五课 公私之间 第六课 公共利益的维护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八课 共同的愿望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6课时) ;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 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估计,目前人们已命名的约有200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据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约有2 000万~5 000万种生物还有待发现和命名。 中国约有高等植物三万多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地球上的生命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种类的丰富多彩。 /zlg/konglong/konglong_6.htm(恐龙的灭绝) ;罗素:“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在人对自然的探索、改造过程中,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视野、胸怀和眼光关怀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切忌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自然界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生物链”的说明:飞蛾在吸食花蜜,蜻蜓捕食飞蛾满足自己能量需要,蜻蜓又被一只需求更大的青蛙吃掉,蛇又吃掉青蛙。对于一条蛇来说,一两只青蛙是远远不够的,最后鹰吃掉蛇。这个过程就是“食物链”。 ;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即人既是自然性的存在,又是社会性的存在。作为自然的人,人要符合自然规律,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作为社会的人,人又要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一致。在生态哲学中,长期以来,“自然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两者都有偏颇。 思维的根本价值目标应该定位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保护和建设自然环境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人类自身的进步,也能够更加认识自然存在的价值,从而对自然产生敬畏,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自然。;○哭泣的自然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调查显示,现在世界上约有4000到1万种植物面临生存危险,原因在于人类对草药的需求量激增,造成约1/5的药用植物正在灭绝。同时,世界保护联盟(IUCN)濒危植物红名单的分析表明,在5万种经常使用的野生草药中,约有2/3遭到大规模采集,因而越来越少或濒临绝迹。 ;生物多样性缘何减少 ? 一是人口迅猛增加。 二是生态环境的破碎化。 三是不可忽视的污染。 四是外来物种入侵。 ;地球母亲伤情加重: 全球变暖 大河断流 空气污染 物种消亡 ;○做大自然的朋友 △人类的责任 △少年在行动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从自身做起,定下了新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欧盟通过法律,要求成员国力争在未来9年里将本国的能源消耗量减少9%。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今后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 根据上世纪里约地球首脑会议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等方面,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义务。 ;最贫困国家是发达国家污染的受害者,发达国家要支持贫困国家才公平。 美国在2006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拒绝重返《京都议定书》。2001年,布什总统以“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为由,宣布美国退出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美国正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这是“不可原谅的”,印度尼西亚环境专家阿古斯·普尔诺莫说,“美国不愿放弃其生活方式却牺牲了全球利益”。 ;有“百里画廊”之美誉的广西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更是桂林旅游的“黄金水道”。然而,漓江却“累了”。在兴高采烈的中外游客背后,是它近年来苦不堪言的“缺水”之累。 漓江缺水自然还是人为? ;第二单元:公共利益(6课时) ; 1.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课程标准2.2.5) 2.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课程标准3.2.3)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课程标准3.2.4) 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课程标准3.2.5) 4.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课程标准3.1.5) 5.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课程标准3.2.2) 6.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课程标准3.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 2引导学生知道实现公共利益的各种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