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向电泳技术;一、蛋白质双向电泳相关基本知识
二、双向电泳
1、2-DE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对角线电泳SDS/SDS
3、Native/SDS
三、2D-LC;一、蛋白质电泳相尖基本知识;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йce首次发现电泳现象。*1909年Michaelis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他用不同pH的溶液在U形管中测定了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电泳移动和等电点。;*1937年瑞典乌普萨拉 (Uppsala)大学的Tiselius对电泳仪器作了改进,创造了Tiselius电泳仪,建立了研究蛋白质的移动界面电泳方法,并首次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及α、β、γ球蛋白组成的,由于Tiselius在电泳技术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70年代以来,电泳技术围绕制胶、电泳、染胶三大环节,不断改进,以实现下列目标:
1、提高分辨率及灵敏度。
2、简化操作,缩短电泳时间。
3、扩大应用范围。
各类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一、电泳的基本原理
1、电泳是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物质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由于所带电荷不同,因此受到的引力不同,向相反电极泳动速度不同进而达到分离目的,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从上式看出,带电颗粒的泳动速度同电场强度E和分子本身所带的净电荷量Q成正比,与颗粒半径r和介质黏度η成反比。
蛋白质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其泳动速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性质、数量以及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二、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电场强度;2、缓冲溶液的pH;3、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4、电渗;5、焦耳热
三、电泳的分类
按原理分类:
自由界面电泳:又称移动界面电泳,是指在没有支持介质的溶液中进行的电泳。其装置复杂,价格昂贵,费时费力,不便于推广应用。
区带电泳:是指有支持介质的电泳,待分离物质在支持介质上分离成若干区带。支持介质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电泳过程中的对流和扩散,以使被分离的成分得到最大分辨率的分离。区带电泳由于采用的介质不同以及技术上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支持介质种类的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
①纸电泳:用滤纸作为支持介质,多用于核苷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医学上,常用于分析血清蛋白、胎盘球蛋白,其优点是简便迅速,便于保存照相,比纸电泳分辨率高。
??以上二种类型的电泳,由于介质的孔径度大,没有分子筛效应,主要靠被分离物的电荷多少进行分离。
;③淀粉凝胶电泳:多用于同工酶分析,凝胶铺厚些,可一层一层剥层分析(一板多测)。天然淀粉经加工处理即可使用,但孔径度可调性差,并且由于其批号之间的质量相差很大,很难得到重复的电泳结果,加之电泳时间长,操作麻烦,分辨率低,实验室中已很少使用。
④琼脂糖凝胶电泳:一般用于核酸的分离分析。琼脂糖凝胶孔径度较大,对大部分蛋白质只有很小的分子筛效应。
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检测。其分辨率较高。
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支持介质。;?? 另外根据支持介质形状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薄层电泳、板电泳、柱电泳。??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分析电泳、制备电泳、定量电泳、免疫电泳。
按pH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连续pH电泳,不连续pH电泳。 ;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丙烯酰胺凝胶有以下优点:
①几乎无电渗作用。
②化学性能稳定,与被分离物不起化学反应。对pH和温度变化较稳定。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凝胶无色透明,有弹性,机械性能好,易观察。
?凝胶孔径可调。
?分辨率高,尤其在不连续凝胶电泳中,集浓缩、分子筛和电荷效应为一体,因而有更高的分辨率。;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异常现象及解决办法
1.凝胶未聚合
2.未加水层时凝胶聚合
3.电泳后未能检测出样品
4.样品分离区带宽或拖尾
5.只显一条区带
6.分离区带呈条纹状;第二节 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 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等电点的不同,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的(或非线性)pH梯度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分析对象只限于蛋白质和其他两性分子。
根据建立pH梯度原理不同,可分为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carrier ampholyte pH gradient)和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 IPG)。;一、基本原理;2、聚焦效应;二、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等电聚焦电泳;2、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的形成
;3、载体两性电解质分离原理;三、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电泳技术;1、固相pH梯度的介质;2、固相pH梯度的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招聘中小学教师3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项目管理基础教程》课件.ppt VIP
-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预防(共35张PPT).pptx VIP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速记清单】(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速记清单】(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农行某市支行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最新最全面版本) .pdf VIP
- Positioning课件.ppt VIP
- 建行某市支行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最全最新版本) .pdf VIP
-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pdf VIP
- 川渝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 建材矿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