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P1预案.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流体力学 第一章 绪 论;课程安排;引 言 (INTRODUCTION);研究方法;流体力学的发展简史 ;水利风力机械 在古代,以水为动力的简单机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用水轮提水,或通过简单的机械传动去碾米、磨面等。东汉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公元37年)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利用水力,通过传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金炉,较西欧约早了一千一百年。;水车 风力机;流体力学在中国;流体力学在中国;流体力学在中国;刘先志(1906-1990), 山东高密人,一级教授1926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数学系,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1934年至1939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获特许工程师学位、1946年回国,1952年后历任山东工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山东省工业厅副厅长,山东省副省长,政协山东省委员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在有自由表面的水动力学方面,有3篇论文。文中系统地研究了液下不同类型周期泉涌在液面上激起的波阵问题,它们比著名数学家和力学家A L 柯西(Cauchy)和S D泊松(Poisson)研究的由于短暂扰动在液面上扩散波阵的产生问题,更加普遍和深入。其中《液下球形周期泉涌系统在液面所激起的波阵》,是刘教授的博士论文,1952年在德国的《应用数学和力学》上发表后,1953年苏联的《力学》(《Mexahuka》)便全文转载了。在国家科委组织制定的《1963-1972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划案)》船舶力学部分的说明书中,对刘教授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用了较大的篇幅作了较高的评价,他是我国这一学术领域的先驱和带头人。 ????;2、在连通管内的理想液体振动方面,有4篇论文。文中较系统地研究了理想液体在不等径的直臂连通管、圆弧形连通管以及椭圆弧形连通管中的振动规律,把曾经由历史上的几位著名力学家I 牛顿(Newton)、J 伯努利(Bernoulli)和D 伯努利(Bernoulli)研究过的这方面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中《关于连通管内理想液体自振的部分理解》1953年在瑞士的《应用数学和物理》上发表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注意。他的德国老师、著名力学家M 舒勒(Schler)特别将论文的50份抽印本留下30份,分发给德国的30个研究中心,并在来信中写道:“这篇论文是有价值的,它比牛顿当年推出的一类似公式更为一般。”后来,日本又将刘教授有关这方面的3篇论文收入《非线性振动的新成就》文集里。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伯努利(D.Bernoulli,1700-1782)瑞士科学家 在1738年出版的名著《流体动力学》中,建立了流体位势能、压强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伯努利方程。在此历史阶段,诸学者的工作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促进了流体动力学的发展。 ;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的西方史;流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流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能源动力;建筑与环境;气象科学;环境控制;生物仿生学;流体 能够流动的物质叫流体 在任何微小的剪切力的作用下都能够发生连续变形 的物质称为流体。包括---气体、液体;当剪切力停止作用后,固体变形能恢复或部分恢复,流体 则不作任何恢复。;第三节 流体的定义及特征;第四节 流体连续介质模型;第五节 流体的密度 相对密度 比容 ;第六节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第六节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的粘性 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程为流体的黏性。流体内摩擦的概念最早由牛顿(I.Newton,1687,)提出。由库仑(C.A.Coulomb,1784,)用实验得到证实。 ;三种圆板的衰减时间均相等。库仑得出结论: 衰减的原因,不是圆板与液体之间的相互摩擦 ,而是液体内部的摩擦 。 ; 牛顿内摩擦定律; 粘性切应力由相邻两层流体之间的速度梯度决定,而 不是由速度决定 .;粘 度;流体粘性成因;流体粘性的成因;;常温常压下水的粘度是空气的55.4倍;粘性流体和理想流体;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流体模型分类;求:水和空气在0 ℃和20 ℃时的粘度比值:μ水/μ空气;;求:空气和水在0℃和20℃时的运动粘度比值;;习 题;;二、毛细现象 管中液面毛细效应修正 ;上式表明Δh与d成反比关系,比例系数K与液体密度、表面张力系数和接触角有关。对水与空气, = 7.28×10–2 N / m,θ = 0°;第九节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质量力(体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