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莓的贮藏_分级_包装_运输_李君兰
草莓的贮藏_分级_包装_运输_李君兰
李君兰
草莓的贮藏、分级、包装、运输 中图分类号:S668.4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04)01-0072-02 草莓(strawberry)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凤梨草莓,学名Fragaria ananassaDuch或F.o-randiflora.Ehrh.草莓属有50余种,中国原产7种,除凤梨草莓1种供栽培外,其余为野生种,品种很多,栽培也广泛。因草莓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尤其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成为世界小浆果类水果中最著名的品种。近年来,我国的草莓栽培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但草莓的采后商品化处理仍十分落后。1 品种与贮藏特性1.1 品种不同草莓品种之间的耐藏性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戈雷拉、宝交早生、鸡心、狮子头、绿色种子、布兰登堡、硕丰、硕密等品种较耐藏。春季、四季草莓、上海、马群等品种不耐藏[1]。
1.2 贮藏特性
草莓柔软多汁,娇嫩异常,极易损
伤和腐烂,且不耐贮藏运输。草莓采
后贮期极短,一般常温下不易贮藏,冷
藏最长7 d(天)左右。草莓属非呼吸
跃变型果实,但果实采后水解酶的活
性、呼吸强度较大。因此,尽管草莓对
CO2气体反应不敏感,但仍然要及时
进入气调状态,创造一个适宜的贮藏环境是草莓保鲜的重要
因素,以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和叶柄、萼片绿色。草莓可以适应
高达20%的CO2浓度,这种浓度不仅可降低呼吸强度及微生
物引起的腐烂,而且可延迟软化不影响风味,贮藏期比同温度
的空气中贮藏时间能延长一半。但将草莓长时间置于30%
的CO2或更高浓度的CO2环境中会引起风味失调并产生酒
味;0.5%~2%的O2处理与贮藏,有利于抑制呼吸和降低腐
烂,一般认为理想的气体浓度为CO25%~6%+O22%~3%;
因草莓在常温下呼吸水平较高,并易感染灰霉病、根霉病、毛
霉病、疫霉病,在0℃下,一般仅贮藏7 d~10 d(天),5℃下为
3 d~5 d(天),27℃下仅为1 d~2 d(天)。草莓采后在-3℃
下贮藏4 d(天)即可发生冻害,接近冰点-l℃时,可贮藏1个
作者简介:李君兰,女,1966年生,讲
师。1990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食品工
程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农
产品贮藏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
要研究方向为园艺产品采后贮藏与加工。
先后在《农业科技通讯》、《食品工业》等期
刊上发表科技论文7篇,科研成果2项,其中一项已获河西学
院二等奖。
收稿日期:2003-10-10
月左右,故草莓在不受冻害的情况下,贮温越低越好。一般认
为最佳贮温为-0.6℃~0℃;而草莓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高湿环境或积水对其贮藏极为不利,易腐烂,并产生异味。所
以草莓的最佳贮藏湿度为85%~95%。
2 适时采收
草莓成熟度不一致,必须分批采收。在完全成熟前2 d~
3 d(天)采收为宜,此时阳面鲜红,背阴面泛红。草莓采前3 d
~5 d(天)严禁灌水,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避免
高温暴晒或雨淋。采前灌水可增重5%~10%,但因其吸水
量大,会使表皮组织弹性减小易破裂损伤而造成腐烂。另外,
采前灌水地温低,不利于着色,病害严重。草莓采收时要轻采
轻放,采收后的果实立即挑选并放入果盘内,厚度不宜过高,
一般为9 cm~12 cm(厘米),装盘后置于通风阴凉处散热预
冷,同时要避免翻动。
3 贮运病害
3.1 非侵染性病害
冻害:由于贮藏环境温度低于草莓的冰点,造成草莓组织
细胞因结冰破裂而受到伤害。
低O2伤害:当贮藏环境中O2浓度低于2%时草莓的正
常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导致产品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大量的
挥发性代谢产物乙醇、乙醛等,毒害细胞组织,产生异味,风味
品质恶化。
CO2的中毒:高浓度CO2伤害是草莓贮藏期间常见的生
理病害。当环境中CO2浓度超过20%时会引起组织伤害和
出现风味品质恶化,在低温和O2含量不足时显得更为严重。
其症状为表面出现水渍状,表皮凹陷,并有褐色斑点。
3.2 侵染性病害
灰霉病:[2]是由灰葡萄孢霉属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侵
染所致。在草莓贮运期间接触侵染最为严重,有时会造成很
大损失。果实病害症状为组织褐色,中心稍坚实,病斑表面的
果肉发软腐烂,边界清楚,生有灰色霉状物及病原菌的子实
体。通常幼果发病极少。病菌可通过伤口、裂口或自然开口
侵入,也可从果实表面侵入,也可在田间潜伏侵入,在环境条
件适宜时发病。通常低温高湿有利于灰霉病发生。
根霉病:[3]是由葡枝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侵染所
致。主要危害成熟浆果,病果变褐软腐,常流果汁,病斑表面
密生蓬松的灰白色绵毛,开始为白色,稍后转变为黑色。此病
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中及各种残体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