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局部解剖学》课件; 概述 Introduction
腹前外侧壁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腹膜和腹膜腔 Peritoneum peritoneal cavity
结肠上区 Supracolic compartent
结肠下区 Infracolic compartment
腹膜后隙 Retroperitoneal space;第一节 概述;以腋后线为界分为腹前外侧壁和腹后壁2部分
除后正中部以
脊柱腰段作支柱
外,大部分为肌
性成份
腹壁大部柔软
宽阔,便于触摸
腹内脏器,执行
诊断与治疗以及
开腹手术;是由腹壁围成的腔
境界
上界
--随膈穹隆高达第4 (右侧)
和第5(左侧)肋间隙水平
下界:低入小骨盆至盆膈
前外侧界:腹前外侧壁
后界:腹后壁
特点与意义
其实际范围比表面范围大
胸下部贯通伤可同时损伤胸部
与腹上部器官;反之腹上部器
官损伤可合并胸下部器官损伤
;腹腔的分部
借小骨盆上口分为2部
--上部——固有腹腔
--下部——盆腔
腹腔的内容
--消化器官的大部分
--脾
--肾与肾上腺、输尿管腹部
--血管、神经
--淋巴结与淋巴管
;二、腹部的分区;三、体表标志
Surface landmark;(二)软组织标志;四、体表投影Surface projection;腹前外侧壁的基本层次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
腹前外侧壁常用手术切口
腹股沟区;一、腹前外侧壁的基本层次;(一)皮肤 Skin;;(三)肌层★
1. 三层扁肌;;2.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3. 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 腹直肌鞘形成的结构;②半月线 Semilunate line
--是鞘前、后2层在腹直肌外
侧融合形成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线;(四)腹横筋膜 Transverse fascia ;; 二、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二)深层的血管、神经★;;于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起于髂外动脉
经腹股沟韧带外侧半深面行向髂嵴
营养髂嵴及邻近肌;2.神经;(2)髂腹下神经 iliohypogastric n. ;(4)生殖股神经生殖支Genital branch of genitofemoral n. ; Home;三、腹前外侧壁常用手术切口;1. 腹前壁正中切口;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及其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筋膜
壁腹膜; 四、腹股沟区 Inguinal region;(一)位置、境界;(二)腹股沟区的层次;;特点
--在腹股沟区明显增厚
形成的主要结构★
腹股沟管深环(腹环???Deep inguinal ring
精索内筋膜 External spermatic fascia;;;7. 腹膜下筋膜
8. 壁腹膜;(三)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2. 通过结构;;精索 Spermatic cord; (四)睾丸下降与腹股沟斜疝的关系(了解);睾丸降入阴囊后,腹膜鞘突上部闭锁,形成鞘韧带;
而下部不闭锁,围绕睾丸形成睾丸鞘膜,其脏、壁
两层之间的腔隙的腔称鞘膜腔。
如未降入阴囊而停滞于腹腔或腹股沟管内,则形成
隐睾(→不育;恶变为睾丸肿瘤)。
如腹膜鞘突不闭锁,则可导致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Descent of Testes;精索、睾丸被膜与腹前外侧壁层次的关系;; 隐睾术前;;;(六)腹股沟区的薄弱因素与保护因素(了解);①从发生上看
出生后腹膜鞘突闭锁;(七)腹股沟疝; 1.腹股沟疝的发病因素;2、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鉴别点; 斜疝脱出途径;Put pressure over the deep ring and ask patient to cough
Is it controlled?
Yes - Indirect (80%)
No - Direct (20%);;复习思考题;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