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保护地菜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地菜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PAGE  PAGE 4 海大生物科技 保护地菜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菜豆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菜豆又名芸豆、四季豆、豆角等,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因此,菜豆喜温暖,既不耐高温又不耐霜冻。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30℃,最低温度不低过15℃,最高温度不超过36℃。温度过低播种发芽期较长,子叶展开不正常。幼苗生育适温18-20℃,10℃以下生长受阻,2-3℃时幼苗失绿,但温度升高后还可恢复。营养期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25℃,18-20℃最适宜,0℃时生长全部停止并受冻害。菜豆花芽分化时温度的要求较严,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高于27℃或低于15℃容易出现不完全花,落花落荚严重,9℃以下不能分化。开花结荚期适温为18-25℃,低于15℃或高于30℃时发育生长不良,落花落荚增多,结荚率低,空荚率多。另外,花芽分化期中要加大昼夜温差,如若夜温较高,会使花芽发育不完全。地温在23-28℃时根瘤生长良好。再有菜豆矮生种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耐低温能力比蔓生种要强。 菜豆喜强光,对光照度的要求仅次于茄果类作物。光照较弱植株同化能力下降,会引起徒长及着蕾数与开花结荚减低。菜豆原本属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能提早开花、结荚。但大多数的品种经过长期的选育和栽培,适应性较强,对光照周期反应属中间型,对日照时间的长短要求不甚严格,一年四季、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但亦有少数品种对日照的长短有要求,通常以蔓生种中短日照型较多。因此,在栽培选种时要注意,即长日照的品种不宣秋播,短日照的品种不宜春播。 菜豆的根系较发达而且较深,吸收能力也较强,有根瘤菌发生,喜氧。因此,菜豆怕涝,积水易沤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菜豆适宜在中等湿度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80%。土壤湿度过高时,含氧量少,根系生长不良,根瘤菌活动受影响,导致植株基部叶片提早黄化脱落、结荚率降低;还有,造成吸收磷的能力减弱,茎叶和荚果变褐,甚至引起植株死亡。空气湿度较大,湿度升高时,花粉不能正常发芽,落花落蕾严重,并容易引起根部和果荚腐烂。菜豆开花结荚期对水分的要求最敏感,如若结荚期干旱,则幼荚生长缓慢,品质粗硬。所以,一般这一时期浇水管理的原则是见干见湿。 菜豆对土质的要求不甚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轻沙壤土为好。若土质过粘,排水和通气不畅,根系生长不良,炭疽病严重;而沙性过大,保肥保水能力差,易干旱,亦会使豆苗生长不良。 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适宜的PH值5.5-7,耐盐性较弱。 菜豆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菜豆是豆类作物中最喜肥的,而且因品种的不同相差较大,通常蔓生种要比矮生种需求的养分多。菜豆对氮、钾、钙不但吸收量大,而且吸收速率快,对磷的吸收较缓慢。菜豆的根系有根瘤,但根瘤菌不甚发达,固氮能力较低,因此,适当施氮(尤其是生长前期)有利于促进植株发育生长,增产及改良品质。施用硝态氮与铵态氮比较,硝态氮有利于菜豆生长发育,而铵态氮则会减少结荚数和单荚重。但如若氮过多又会引起抗病力下降,落花落荚及延迟成熟。菜豆对磷肥的需求虽量不多,但整个生育期均不可缺少,磷对菜豆的开根、生长、根瘤形成、花芽分化率都十分重要,缺磷时会造成植株生育不良,开花结荚减少,果荚内子粒少,产量低。菜豆生育期内吸收钾较多(尤其是中后期),钾能明显影响菜豆的生育和产 海大生物科技 量,及时施钾,不仅可以促进豆芸豆荚的膨大还能延缓根系的老化。土壤中钾不足时,其产量仅有施钾区的20-50%。菜豆容易发生缺镁症,若土壤中镁不足或氧、钾、钙过多,通常从播种一个月起,首先在初生叶、随之在第一片真叶叶脉间退绿黄化,逐渐从下都向上部的叶片发展,大约延续7天,然后叶片掉落,生长也明显减弱,产量降低。另外,硼与钼等微量元素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活动都有良好的作用,钼能促进根瘤菌旺盛发育。 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菜豆,约需吸收氮(N)3.4公斤,磷(P2O5)2.2公斤,钾(KO2)6公斤。 育苗 苗床设置 菜豆虽然侧根较多,根系较发达,但主根不明显,根部容易木栓化,受损后再生能力较弱。为了保全根系完好,保护地栽培一般采用营养杯护根育苗,防止定植时对根系的损伤。 苗床可设在阳畦、大棚、小拱棚或日光温室的边角地。 营养土的配制一般采用6份园田土(应选择3年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最好是葱蒜地的表土),4份腐熟有机肥,混合均匀后每100公斤再加“澳洛珈”粉状海藻肥10公斤、过磷酸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