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孙中山
亚洲的觉醒;中国孙中山;课标要求;弃医从政,改良转革命;1、弃医从政,改良走向革命;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2、创立团体、政党,阐发纲领;※※※※※※※※※※※※※※※;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3、组织与保皇派论战和武装起义;※※※※※※※※※※※※※※※;※※※※※※※※※※※※※※※;※※※※※※※※※※※※※※※;阅读教材P68思考:
(2)《临时约法》吸收西方民主的的哪些理念?
哪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3)其中学习了哪些西方国家的哪些政体?
(4)有何意义?; (对辛亥革命意义的探讨)
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匆匆过客”吗?; 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实现了民族和民权”是否正确?;二、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1911年--1919年)——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的孙中山;;???;三、第三阶段五四运动到逝世(1919年--1925年3月12日)——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伟大转变的孙中山;材料一:“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材料二: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民族主义;其余努力;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孙中山的转变(思想飞跃):因、表、影;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同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如何评价孙中山?;课堂反馈;2、下列 4幅图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其中反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关史实的是;3、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对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史实的是 A、领导武昌起义 B、 发动护法运动 C、提出“三大政策” D、发动二次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中国革命纪录》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我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孙中山全集》
(1) 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
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
孙中山:
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
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迫,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
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