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中生代;一、中生代概述及生物界 ; 三叠纪的命名来自德国中部,F. A. von Alberti阿伯蒂(1834)根据该区三叠系下统(斑砂岩)、中统(壳灰岩)和上统(考依波:含煤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三分性明显而得名三叠系是描述性术语。
侏罗纪的名称来源于瑞士、法国交境的汝拉山(Jura Mountain),由德国学者A. Von洪堡(1795)最早使用“侏罗灰岩”演绎而来。
白垩纪是根据特殊岩性命名的唯一例子,来源于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白垩峭壁,由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于1882年创立。; 1、中生代是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的一个代,自250-65Ma前的地史阶段,延续时间185Ma。
2、中生代生物界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陆生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菊石类的繁荣为特征,所以中生代也称为裸子植物时代、恐龙时代或菊石时代。白垩纪末出现了地史中著名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
3、中生代起陆相沉积类型大量广布,尤其在中国及亚洲的地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欧地区是以海相沉积类型为主。; 4、中生代是全球构造活动性增强的时代。三叠纪中期联合古陆达到了鼎盛时期,环太平洋带的直接影响始于晚三叠世,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导致古特提斯洋封闭和新特提斯洋扩张,联合古陆开始开裂。侏罗、白垩纪全球范围以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新海洋出现为特征。
5、中生代期间全球的古地理和古气候也发生过显著变化。
6、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盐、成煤、形成油气的时期。; 1.陆生脊椎动物的发展和恐龙时代
二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在脊椎动物演化中无明显反映,所以两栖类中的迷齿类、原始爬行类中的二齿兽类等成为三叠纪初期的主要成员,著名的Lystrosaurus(水龙兽)就是后者的重要代表。三叠纪中、晚期出现大量新类群,原始的恐龙类(腔骨龙类)和最原始的似哺乳类(摩根尖齿兽、三尖齿兽类等)在晚三叠世迅速得到发展,成为爬行动物的一个突发演化期。; 侏罗、白垩纪的脊椎动物已呈现典型的中生代面貌,爬行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的陆、海、空生态领域占统治地位。
中生代生物界一个重要特征是鸟类出现。
爬行类向哺乳类的过渡最早开始于三叠纪晚期,三尖齿兽类(Tritylodonts)属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 三叠纪以裸子植物中的松柏、苏铁、银杏类及蕨类植物中真蕨类繁荣为特征。
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植物界总貌相似,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真蕨类仍很重要,中国南北植物分区也继续存在 ; 早白垩世晚期被子植物已在全球广泛分布,晚白垩世起则占统治地位,可以悬铃木(Platanus,俗称法国梧桐)等为代表 。
早白垩世早中期的潮湿温带聚煤环境出现于内蒙古—东北和东北亚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由于全球暖热气候带扩大,聚煤环境转移到乌苏里江以东的俄罗斯滨海一带。晚白垩世的温湿聚煤环境则在北美西部滨海带。 ; 中生代以来大陆面积的增广导致湖生淡水动物群的迅速发展,成为陆相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
东亚地区晚侏罗世十分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以出现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类蜉蝣(Epherneropsis)-狼鳍鱼(Lycoptera)为特征,是最著名的代表,简称E-E-L动物群。
; 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叶肢介类以延吉叶肢介(Yanjiestheria)、直线叶肢介(Orthestheria)为主;双壳类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褶珠蚌(Plicatounio)-日本蚌(Nippononaia),简称TPN动物群为代表,鱼类以出现固阳鱼(Kuyangichthys)、昆都仑鱼(Kuntulunia)和副狼鳍鱼(Paralycoptera)为特征;介形类中的女星介(Cypridea) 繁盛高峰一般被视作早白垩世的标志。; 晚白垩世的湖生生物组合代表分子有真瘤模叶肢介(Euestherites)、假嬉蚌(Pseudohyria)、松花江鱼(Sunnarich-thys)和哈尔滨介(Harbinia)等。
湖生生物的空间分布也能反映古气候和古纬度特征。 ; 中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软体动物中的菊石、箭石和双壳类最常见,六射珊瑚已经完全取代了四射和床板珊瑚,腕足类只残存小嘴贝类、穿孔贝类和石燕类少数类型,棘皮动物中的海百合、海胆类继续发展,牙形刺在三叠纪经历了最后繁盛期并于末期绝灭,非蜓有孔虫在中生代仍然是重要化石。; 钙质超微化石颗石类,属于海洋浮游藻类,早侏罗世开始出现,晚侏罗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先后出现二次明显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黄磷尾气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掺烧使用介绍.PDF VIP
-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pptx VIP
-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97027.doc VIP
- Boss Roland逻兰ME-90B 贝斯综合效果器[Simplified Chinese] ME-90B Reference Manual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玩转手机银行APP.doc VIP
- 征信报告模板详细版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9月新版.pdf VIP
- 征信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简版2024年12月最新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版可编辑带水印.pptx VIP
- 羽毛球单双打简易规则和图解.doc VIP
- 第1讲职业生涯规划概论.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