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7过秦论(第三课时)(人教版第二册)
PAGE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设置鉴赏点,对文章作进一步的品评鉴赏,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鉴赏课文
课堂问答设计如下:
1.提问:这篇传诵不衰的佳作,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叙事,又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做出论断的?
学生分析、讨论。
明确:概括地说,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具体地说,本文善于叙事具备两大特点:其一是作者对秦由盛而衰、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叙述运用了“线”“点”结合法。所谓“线”,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条纵线,即从秦孝公至秦始皇七代君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勾勒出了整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轮廓;所谓“点”,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作者用浓墨重彩加以铺陈发挥。这样脉络清晰,要点突出。其二是作者善于概括事实,善于从总的、大的方面把握事实。在写到秦的“守”势时,突出写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简明。在写陈涉时,突出写了他出身贫贱、才能拙劣、地位卑下、起义军势单力薄几个方面,这不仅与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反衬了秦朝灭亡之易,一箭双雕。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本文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个评语是非常精辟的。
2.提问: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不给人以堆砌呆板之感。若干对偶组成一组排比,辗转成文,一气呵成,恰似长江大河,激起层层波澜;排比句之间,恰当运用虚词关联,犹如珠滚水溅,既闪耀着光彩,又气势贯注,雄浑有力。
总体看,这种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学生诵读相关文句,感受其语言特色。
3.提问:上面所谈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明确:文章写惠文、武、昭襄的武功,不仅用“南取”“西举”“东割”“北收”予以渲染,而且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予以夸张。不这样,就不能显示秦跬一足而天下震慑的威势。写诸侯会盟而弱秦,先列战国四公子,倍加称颂;再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竟一气写出24个人名,后又列数9个诸侯国名,大有百万雄师压城城欲摧之势。总之,贾谊用辞赋的表现手法来写这篇政论散文,是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的。
板书:
教师总结:《过秦论》这篇华章之所以能蜚声文坛,受到历代学者文人的钦敬,绝非偶然,至今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以上这三点,供大家品味文章的佳美之处,进而提高大家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多媒体逐条显示):
(1)名词的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1.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 像包裹一样 像布袋一样2.天下云集响应同上像云一样 像声音一样3.赢粮而景从同上像影子一样4.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同上在国内 向南5.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动用招致6.履至尊而制六合同上登上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同上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5、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2)动词的活用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1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如2、3、6句;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如4、5句。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3)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19乙酸 酯和油脂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18乙醇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2核外电子排布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21塑料 橡胶 纤维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5ⅡA族元素 ⅤA族元素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20糖类 蛋白质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3元素周期律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6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8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4元素周期表 Word版含解析.docx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8鸿门宴(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8鸿门宴(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8鸿门宴(第三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4.16米洛斯的维纳斯(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0归去来兮辞(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9兰亭集序(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1师说(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1师说(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9兰亭集序(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