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过关检测:专题3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VIP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过关检测:专题3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过关检测:专题3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过关检测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给守城主将写信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以上言论本质上反映了(  )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B.太武帝在战斗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C.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 D.太武帝在战斗中采取了迷惑敌人的策略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北魏太武帝让非鲜卑人在战争中做挡箭牌,反映出其推行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 答案:A 2.“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 A.王安石变法 B.商鞅变法 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 解析:“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与“中原文化”指的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所学可知答案为D项。 答案:D 3.北魏孝文帝之所以能够发动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的改革运动,原因不包括(  ) A.北魏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 B.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 C.改革得到冯太后支持 D.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大都支持改革 解析:A、C两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原因。B项是主观原因。D项阐释错误,孝文帝改革的阻力非常大,且主要来自统治集团内部。 答案:D 4.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 A.提倡鲜卑贵族说汉话 B.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C.罢免不会说汉语的官员 D.在朝廷上不说汉话免官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北俗之语”的理解。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也就是提倡鲜卑贵族说汉话。 答案:A 5.(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民、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材料只涉及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不涉及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故③不正确,排除含③的选项,故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D 6.《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解析:孝文帝为了给改革寻找依据,减少阻力,指出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以增加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故选A项。 答案:A 7.小张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代。”小张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词“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表明了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D 9.下列现象能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革内容的是(  ) ①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流行吃烧烤 ③“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 ④中原地区大量农田得以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关键信息是“生活习俗”。①②体现了汉族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③体现了胡汉生活习俗间的相互影响;④属于生产领域,反映了当时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与题干不符,故选B项。 答案:B 10.下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北魏满地施绣的佛说法残片图。它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手工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 B.孝文帝改革促成了北方人民对佛教的向往 C.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 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解析:根据题干“满地施绣的佛说法残片图”可知它反映了北魏丝织业的发达。 答案:A 11.北魏孝文帝不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