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计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设置计划.doc

第四章 中小学新课程的结构与标准 本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并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通过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通过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中小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第一节 中小学新课程的结构 一、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结构是指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和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方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类型单一 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具体表现在:①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太小。目前在实行“五·四”学制的学校,学科课程为7708课时,活动课程为1014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9420课时的81.83%、10.76%;在“六·三”学制中,学科课程为7600课时,活动课程为1082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9250课时的82.16%、11.70%。并且活动课程大多局限于班团队活动、晨会,使人易产生活动课程等同于课外活动的错觉。②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目前在“五·四”学制中,综合课程为170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4998课时的3.4%;在“六·三”学制中,综合课程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5950课时的3.4%。而在中学阶段则没有明确提出综合课程。③没有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成了一种点缀,成了学校突出特色的东西。在我国目前实行“六·三”学制的学校,九年中地方安排课程共568课时,占课时总量9520课时的6.1%;实行“五·四”学制的学校,九年中地方安排课程共698课时,占???时总量9420课时的7.4%。更为遗憾的是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④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只开必修课,不开选修课,不利学生个性发展。在1992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及其调整以后的《课程计划》中,小学和初中基本上都是必修课,没有选修课。 (二)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一直存在着课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各门学科在课程计划中的课时比重不合理。那些必考科目就特别受到重视,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相反,非必考的科目就被忽视。很多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和职业课程的时间被挤占,教师配备得不到保证,甚至这类学科被完全取消。目前实行“五·四”学制的学校,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程4258课时,占全部学科教学时间7708课时的55.24%;实行“六·三”学制的学校,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程计4054课时,占全部教学时间7600课时的53.34%。另一方面,人文社会学科比重过低。人文社会学科主要指向学生传授社会知识的课程,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在“五·四”学制中,人文社会学科占学科课时共8148课时的13.25%,在“六·三”学制中占学科课时7600课时的12.64%。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相比较,该类课时数明显偏少,如日本为15.00%、韩国为17.24%、台湾为21.48%。 (三)课程内容及排列顺序不合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在内容方面表现为繁、难、偏、旧。课程内容繁琐、艰深,不适应于普通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的繁重和偏怪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占用了学生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活动的时间;课程内容的陈旧既使学校课程与时代发展产生错位,也制约了未来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各门学科的排列顺序也存在严重问题。忽视了科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中小学新课程结构的调整 (一)中小学新课程结构基本内容 中小学新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