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阶段特征
国家的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
政治上,从分裂走向统一;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制度兴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 。
经济上,北方经济遭破坏,实行屯田制和均田制恢复;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文化上,科技成就领先世界;道教和佛教等兴盛;文学艺术成就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政权变迁;;1、选官制:九品中正制;1、选官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图;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利于克服汉末以来豪强割据局面。
后期,仅重视门第出身,失去选才意义。世家大族垄断选拔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成为世族操纵政权的工具。 ;1、选官制:九品中正制。;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民族;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请问: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内容: (1)均田制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租调制;内容: (1)、均田制和租调制
(2)、整顿吏治
;整顿吏治;内容: (1)、均田制和租调制
(2)、整顿吏治
(3)、迁都洛阳(高潮)
;根据《北魏疆域及迁都示意图》,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历史等因素,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洛阳?;原因:
①政治:
②经济:
③军事:
④地理:
;内容: (1)、均田制和租调制
(2)、整顿吏治
(3)、迁都洛阳
(4)、移风易俗
;北魏文官俑;移风易俗 ;牧马
(魏晋墓壁砖画);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重?
——《洛阳伽蓝记》;性质: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汉化(封建化)改革。;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20余年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10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等人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改革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丢掉的恰恰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1、忽视了北部边境;⑴顺应时代潮流;
⑵讲究灵活的策略;
⑶坚定不移的意志;
⑷切实可行的措施。;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
②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
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 “和亲”、“册封” 。
⑤友好交往 ;◆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 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汉化的过程;
◆ 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