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固-气界面 The solid-gas interfaces;
;§5-1 固体对气体与蒸气的吸附 ;§5-1 固体对气体与蒸气的吸附 ; 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的力场不均衡,所以固体表面也有表面张力和表面能。但由于固体分子或原子不能自由移动,故它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移动困难
任何表面都有自发降低表面能的倾向,由于固体表面难于收缩,所以只能靠降低界面张力的办法来降低表面能,这也是固体表面能产生吸附作用的根本原因。;2、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
从原子水平上看,固体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3、固体表面层的组成不同于体相内部
固体表面除在原子排布及电子能级上与体相有明显不同外,其表面化学组成往往与体相存在很大差别。;固体表面的特点 ; 固体表面的气体或液体的浓度高于其本体浓度的现象,称为固体的表面吸附。;2、吸附剂的物理结构参数
密度、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孔半径、孔径
分布、粒度。
3、常见吸附剂
(1)硅胶
硅胶是无定型氧化硅水合物,为极性吸附剂,
主要用做干燥剂,催化剂载体,可自非极性溶剂中
吸附极性物质。;(2)活性炭;(3)吸附树脂(树脂吸附剂);(4)黏土;(5)硅藻土;(6)分子筛;(7)活性氧化铝;4、固-气吸附的应用;三、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chemical adsorption;;(4)吸附稳定性不高,吸附与解吸速率都很快。;H2在金属镍表面发生物理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2、化学吸附;(4)吸附很稳定,一旦吸附,就不易解吸。; 在相互作用的位能
线上,H2分子获得解离
能DH-H,解离成H原子,
处于c的位置。; Ni和H之间的距离等于两者的原子半径之和。;
;3、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比较; 这两类吸附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这两类吸附也可以同时发生。如氧在金属W上的吸附同时有三种情况:
(1)有的氧是以原子状态被吸附的(纯粹的化学吸附);
(2)有的氧是以分子状态被吸附的(纯粹的物理吸附);
(3)还有一些氧是以分子状态被吸附在氧原子上面,形成多层吸附。
可见,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可以相伴发生,因此不能认为某一吸附只有化学吸附而没有物理吸附,反之也一样。故常需要考虑两种吸附在整个吸附过程中的作用。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
;
;
;
;1、吸附平衡;2、吸附量;五、气体吸附量的测定;
;
;
;§5-1 固体对气体与蒸气的吸附 ;六、吸附曲线;吸附曲线;2、吸附等压线;
;3、吸附等量线;
; 从吸附等温线可以反映出吸附剂的表面性质、孔分布以及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关信息。;(Ⅰ)Langmuir型等温线,由单层吸附所得。在2~3nm以下微孔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属于这种类型。;(Ⅱ)常称为(反)S型等温线。无孔性固体或吸附剂孔径大小不一,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在比压接近1时,发生毛细管和孔凝现象。;(Ⅲ)这种类型较少见。当吸附剂和吸附质相互作用很弱时会出现这种等温线,如352K时,Br2在硅胶上的吸附。;(Ⅳ)多孔吸附剂发生多分子层吸附时会有这种等温线。在比压较高时,有毛细凝聚现象。
如在323K时,苯在氧化铁凝胶上的吸附属于这种类型。;(Ⅴ)发生多分子层吸附,有毛细凝聚现象。如373K时,水气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这种类型。;;图(a); 根据Kelvin公式,凹面上
的蒸气压比平面上小,所以在
小于饱和蒸气压时,凹面上已
达饱和而发生凝聚,这就是毛
细凝聚现象。
在测量固体比表面时,采用低压,因为发生毛细凝聚后会使结果偏高。 ;九、等温方程式;1、Langmuir吸附等温式;Langmuir吸附等温式;得:;
;将q =V/Vm代入Langmuir吸附公式;Langmuir吸附等温式;对于一个吸附质分子吸附时解离成两个粒子的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当A和B两种粒子都被吸附时(混合吸附)。;两式联立解得qA,qB分别为:;(1)假设吸附是单分子层的,与事实不符。;有两种表示形式:; 由Brunauer-Emmett-Teller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公式简称BET公式。; 式中两个常数为 c 和 Vm ,c是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Vm为铺满单分子层所需气体的体积。p和V分别为吸附时的压力和体积,ps是实验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汽压。; 用实验数据 对 作图,得一条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计算两个常数值c和Vm,从Vm可以计算吸附剂的比表面。; 为了计算方便起见,二常数公式较常用,比压一般控制在0.05~0.35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物理第四版第16章变化的电磁场详解.ppt
- 传热学_10-1详解.ppt
- 大学物理第四章热力学基础详解.ppt
- 第5章蛋白质结构技巧.ppt
- 传热学_导热部分详解.ppt
- 第5章的电导性能-4技巧.ppt
- 第5章的耐蚀性技巧.ppt
- 传热学_对流部分详解.ppt
- 第5章等参数单元技巧.ppt
- 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_简谐运动的合成详解.ppt
- 2025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二)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 2025年上海市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数学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4年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docx
- 2024年山西省公安厅监察勤务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docx
- 2024年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招聘辅警笔试真题.docx
- 2024年梧州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docx
- 2024年漳州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docx
- 2024年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卫生类岗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docx
-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十九家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 2024年新疆鸿荣轻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