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哥德巴赫说开去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哥德巴赫说开去 贾朝华 INCLUDEPICTURE \d 4/Files/mysanco/magazine/attachment/magazine/mc2010v4a1_1.jpg \* MERGEFORMATINET  很多中国人是从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知道哥德巴赫这个名字的。在这篇文章里,徐迟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刻苦钻研,终于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真实故事。文章最初刊登在《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第1期上,标题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随即转载,一时间传遍全国。 从那以后,人们对于陈景润的故事津津乐道,也常用“哥德巴赫猜想”来形容极其困难的问题或难以企及的目标。然而,大家对于哥德巴赫本人却了解甚少。本文我们就来说说哥德巴赫和他那个时代的一些事情。 小城故事 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1690年3月18日出生于普鲁士的哥尼斯堡,生长在一个官员家庭。 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邦国。当时的德意志虽然称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但诸侯争霸,邦国林立,皇帝的控制力有限。而且皇帝不是世袭的,是由一些诸侯选举出德意志国王,经罗马教皇加冕后才成为皇帝,那些有资格选举国王的诸侯称为“选帝侯”。 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因积极支持皇帝对法国宣战,被授予普鲁士国王称号。1701年,他在哥尼斯堡加冕为王,开启了普鲁士王国的基业。此后,普鲁士迅速崛起,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终于在1871年,由国王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哥尼斯堡(Konigsberg)是一座历史名城,德国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根据“波茨坦协定”,哥尼斯堡划归苏联,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加里宁去世前是苏联名义上的国家首脑,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曾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后来人们就经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秀丽的小城哥尼斯堡,普雷格尔河贯穿全城,给城市带来了灵气。这条河有两条支流,它们环绕着一个小岛,在这两条支流上有七座桥,城里的居民常到这里散步,久而久之,人们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一次走遍这七座桥?这就是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INCLUDEPICTURE \d 4/Files/mysanco/magazine/attachment/magazine/mc2010v4a1_2.jpg \* MERGEFORMATINET 哥尼斯堡七桥 在俄国圣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知道这个问题之后,就进行了研究。他将陆地和小岛用点表示,而将七座桥用线表示,得到了一个用七条线组成的图形,于是,七桥问题就变成了能否一笔画出这个图形的问题。1736年,欧拉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了这种画法是不存在的,就是说不可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一次走遍这七座桥。对于类似的更一般的图形,欧拉也找到了一个简便的原则,可以判定它能否一笔画出,这就是“一笔画定理”。欧拉关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研究,推动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的产生,这个分支叫做拓扑学。 INCLUDEPICTURE \d 4/Files/mysanco/magazine/attachment/magazine/mc2010v4a1_3.jpg \* MERGEFORMATINET 哥尼斯堡七桥的抽象图 哥德巴赫在家乡的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数学和医学。因为数学这种理论学科,工作机会相对少,所以要学一门像医学这样的实用学科。当时的一些数学家,如约翰?伯努利和丹尼尔?伯努利都获得过医学博士学位,这有点像今天有些人同时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一样。 哥德巴赫20岁大学毕业,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青年人一样,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加上家庭状况不错,于是,1710年之后,哥德巴赫就云游欧洲,结识了不少当时欧洲的数学名家。 外面的世界 哥德巴赫首先去莱比锡,拜访了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当时莱比锡在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奥古斯特一世的治下,不属于普鲁士王国,因此,从哥尼斯堡到莱比锡就算是出国了。 INCLUDEPICTURE \d 4/Files/mysanco/magazine/attachment/magazine/mc2010v4a1_4.jpg \* MERGEFORMATINET 莱布尼茨(1646-1716) 与牛顿相互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对于数学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微积分,微积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的发明也给数学的发展带来了繁荣的局面,意义之大无法估量。由于莱布尼茨与牛顿对于微积分发明的优先权问题,导致了欧洲大陆数学家与英国数学家一个多世纪的争论,最终人们公认,莱布尼茨与牛顿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