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三步 通史模块集训.docVIP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三步 通史模块集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三步 通史模块集训

PAGE  PAGE 9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三步 通史模块集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5·浙江四县市高三5月联考)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接点是(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禅让是在位执政者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并没有将“国”和“家”联接在一起,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将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体现了将“国”和“家”联接在一起,故B项正确;郡县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血缘关系,所以不是将“国”和“家”联接在一起,故C项错误;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而不是血缘,因此也没有将“国”和“家”联接在一起,故D项错误。 2.(2015·湖北宜昌高三5月模拟)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解析:选B。材料未反映青铜铸造业衰落,故A项错误;西周早中期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有贵族化的倾向,战国中晚期,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说明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折射出贵族政治经济实力的下降,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青铜器的需求减少,故C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乐制度不可能在战国时期废除,故D项错误。 3.(2015·南京师大附中高三5月模拟)《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  ) 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解析:选A。题干中“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的描述体现出了临淄商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的说法有所夸大,不符合历史事实,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政府的政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故D项错误。 4.《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作用。材料的含义主要是:因为有了子贡,使鲁国得到保存,使齐国产生了混乱,使吴国被攻破,使晋国变得强大而且使越国成为霸主。这体现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政局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故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应选C项。 5.(2015·山东潍坊高三5月模拟)《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 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 解析:选C。宗法观念至今还存在,故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转型,故C项正确;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 6.(2016·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19所名校调研)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内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解析:选B。汉武帝时期提拔亲信近臣,设置内朝,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负责执行,与此前的“功臣丞相”和此后的“学术丞相”不同,是前后两种丞相的转折点。汉武帝时期刺史职能是监察地方而不是监督丞相;汉武帝时期通过设置内朝达到限制丞相的目的;昭宣后的丞相群体是“学术丞相”,出现在汉武帝之后。 7.(2015·山东临沂高三模拟)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