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VIP

吉林省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PAGE  PAGE 6 吉林毓文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25道小题,每小题2分) 1.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小农经济 B. 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3《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 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革新了耕作工具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4.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反腐倡廉 C.禁止经商 D.限制商人 6.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有市无城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城区即市区”普遍开始出现于哪一时期?( ) A.北宋 B.唐安史之乱以后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7.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工比重适当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业仅赖百工 D.农工任其消长 8.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D.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9.下列关于唐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牛耕开始普及全国 ②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③设置市舶使管理港口贸易 ④使用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11.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13.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 ①工匠有一定技术水平 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日工资 A.②③④ B.①②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